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山东临沂师专中文系,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另有同名人物浙江丽水市农办副主任马丽华等。
散文:坚实地站在大地上的抒写
散文作为一种亮出自己灵魂的写作,应该说在本质上是一种真实的写作,既是心灵的真实,也是对现世描写的真实。马丽华的散文,感情充沛浓烈,视角新颖独特,语言精练圆润,无处不闪耀着作者心灵的真实色彩,它是一种坚实地站在大地上的散文抒写。
马丽华是由东海之滨走向西藏那片神秘的土地的,是由诗歌转入散文的写作的,对于她的诗歌创作,谢冕教授早就谈到,读马丽华的诗感到每一篇都是自传,她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厚之处。那就是她接触每一个题目,同时都具有一种建立于文化反差和冲撞中的比较(《我的太阳序•生命的投入》)。她的散文也秉承了这一点,神奇美丽的西藏给她带来了新的灵感,西藏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以及藏文化,都给了马丽华一种新的存在和把握命运的方式以及写作方式,这就是真实。可以说,西藏独特的风情物性和人文精神,造就了马丽华散文中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真实色彩。其中,她以她的个人经历、语言觉悟,展示了西藏民生的艰难与新生,演绎着民情的淳朴与执著,叹咏着民俗的眷情与奇异。文中体现出的美学及价值取向,无不显露着作者思想的真实丰富,文字所关怀的领域的深入宽广。
马丽华的散文是一种接近本质真实的写作。她以西藏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致为描写对象,并将自己融化在其中,沉浸在其中,与那片陌生而熟悉的大地一起呼吸,于是她笔下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甚至是每一粒沙子,都蕴涵着她自己滚烫的生命。正是这种深深的情意使她在面对生机盎然的原野、奔腾跳跃的河流的时候,有了一颗特别的心灵,使她的血液洁净而又充满真实的色彩。
有时我想,如果一部作品缺乏了对崇高的敬畏,缺乏了对神圣的虔诚,缺乏了人道的情怀和信仰的热忱,特别是缺乏了一种真实,那么它里面有灵魂吗?马丽华的散文本真流畅,全无雕饰,几乎洗净了文人散文中常有的那种酸气和女性散文中常见的那种娇气,从而具有一种强烈的爆发力和穿透力,它应该是高贵的人文情怀的外射。如此,她散文的真实必然使她的散文在无形中就增加了表现的力度、厚度和强度,使之宛如一部千军万马的交响乐,浑然天成,充满弹性张力和鲜活流动的生命力。她写道:稍稍深入一下藏北,便会强烈地感到这里并存着的两个世界:现实的物质世界和非现实、超现实的精神世界。在后一世界里,至今仍活跃着丰富得不亚于人间的种群、神鬼、半神半人、半魔半人、水底生物也争斗也杀戮,也爱情也生育,高尚的、卑微的、冷漠的、哀怨的总之凡人间所可能有的全部情绪。这类传说的存在就如奇林湖的存在意义是一致的,是一种充实,一种美化,一种寄托。设想,要是没有奇林湖,这广袤的草原多单调;而没有了神话之光的照耀,游牧生活将黯淡许多。至少,人们会倍感孤独。我想这种散文的大气势、大手笔、大意识、大关怀,是有个必要的前提的,那就是真实。古人讲凡文以意为主,这意,其实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的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使我们的感情更为纯粹的东西,这些都具有真实的色彩。而在马丽华的散文中,每一个画面,每一缕光影,无不带有一抹作者血肉、灵魂的真实。她用她的散文带你一起拜访拉萨,一起走进阿里,一起去领略藏北牧区的日常生活,一起去见一拨又一拨的驮盐队,一起去探秘湖边塔形玛尼堆上扯起五色碎布的经幡,一起去接近文部的百余里长的大草坝上黄枯的江玛草,一起去朝拜朝拜者。在她散文的字里行间,虽然也写直觉和顿悟,写个体经验,写独立的自我,写生活的片断折射出的生活的全部意义,却都带有真实的特征,她深切把握着并抵达了由经历、心绪、忧患、疼痛浸出的鲜活生命的深处。
我是个重情义的人,西藏待我好,我以文字回报,不曾想它因此对我更好,我只好再回报,如此循环不已,我便不能离开它,不能不持续地赞美它。只要生命允许,我将被注定在这须仰视才可得见的高处。实践自己的许诺。至于激情,那是上天与生命同赐的厚礼,作为人生的助燃剂,它的富足与匮乏,决定了你的人生是熊熊燃烧还是一蓬只会熏烟的湿柴。马丽华写道。
鲁迅先生曾谈道:真正的现实主义是什么?真正的现实主义是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别人看。也就是说散文应该就是一种真实的写作。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在创作真实性上的态度与趋向:有些作家,柔和宽厚,对大自然满怀深情,对人的真实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而有些作家,注重的只是眼前的世俗利益,或者一直被这些利益所牵动。而真正的创作,包括散文创作,要求心灵的真实书写,内容的求真意识,视野的纪实性摄取,以及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孙犁先生在《致郑云云》中谈到:我是老头脑,以为散文还应该写得实一些。即取材要实,表现手法也要实。就是写实际的事情,用实际的笔墨。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而马丽华的写作是一种见情见性的写作,她的写作处处都闪现着一种本真的东西,具有西藏特有的浑厚、深沉和辽阔的艺术底蕴,以及壮丽而忧郁的抒情现实主义特色,总能引起人们无比的向往和思考。
远行者,一个总是出远门的人,用了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时光奔波在高天阔地的山野间。山野溟蒙中,牧民在冬窝子里为我们烧茶送别。铁皮炉里的牛粪火闪亮,映照着一张张如大地如岁月的脸庞。酥油茶的浓香溢满了小小的空间,这是前方漫漫长途的最后温热,如诗如画般铭刻在心底了。那一刻,我觉得生命中有些什么正离我而去,永远地融入了那片冻土地。马丽华写道。
发布时间:2019-07-26 04:19
上述文字是💠《坚实地站在大地上的抒写--马丽华散文的启示》✨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To love what you do or to do what you love, that is a question. 我一直认为生活就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悖论,比如说工作和爱好的关系。 进入青岛新东方学校教师委员会有半年了,因为教师委员会...
周末的早晨,从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开始,之后早餐,清扫,给花草喂足了水分,焚香,做一顿不算复杂的午餐;午后泡一壶芳香悦人的红茶,在沉静的时光里坐下来读一读朋友推荐的书...
有些人,见过千遍,也不一定记得,有些人,只是一瞬,甚至一转眼都不记得他的脸,却给我印象极深…… (一)的哥师傅 依然记得那天早上起得很早,那段日子失恋了,闷闷了好久...
1 一只狗趴在地上睡觉,一只眼闭着,另一只眼则睁着。 光线穿云射下,狗睡觉的姿态,更加看得一清二楚,像浓黑的墨点滴落在雪白的纸上,黑白分明。 那狗是在睡觉吗?不!它在微...
夕阳下,一片叶子划过我的手旁,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落叶的季节。 斜阳下,秋风追赶着一堆堆卷曲的枯叶,犹如那一只只金蝴蝶在斜阳下飞舞。我走在秋日的道路上,风吹过我的脸上,...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当代知名的作家索尔仁尼琴,站在台湾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前露出了开心的微笑,他兴的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跨上热带的土地。 看到索尔仁尼琴站在...
有一种爱叫作离开你, 虽然忍不住恋上了你, 只因你是春天朝绿的风景, 是满山盛开的桃花。 而我是秋天的悲凉, 是冬天的毁灭。 你的性格好像一把琴, 你的情感是一根根细腻的琴...
时间悄悄地漫过眉梢,消逝在辽远的天际,偶尔有鸟自树林倏忽飞出,点墨一般翱翔在淡蓝的天空,滑落一阵清脆的歌声。 一场秋雨,洗去难耐的酷暑,清凉世界里,有一种久违的情愫...
从小妈妈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个头不高,微胖、勤劳、善良,坚强、任劳任怨,做事风风火火的女人。而我爸爸是一个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人。在家里我几乎很少跟爸爸交谈,总觉得...
我在北京已经过了四个新年。据我观察这四年来社会上一切情状,不但没有什么更动,更没有一点进步,只是些装神弄鬼的玩意儿,偏比以前闹得格外利害。无论在茶棚,酒店,甚至于...
窗外扬扬洒洒,漫天飞舞,那雪花似是与我们约定好了一般,总是如期而至。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行走在这灿烂的洁白中,任凭雪花落在头发上,睫毛上,衣服上,然后...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
红烛泪,泣沧桑,挽袖拂清风。一把琵琶诉衷肠,思君愁断肠。 伊人念,独憔悴,扶面叹离愁。一曲古筝译离别,思君愁断肠。 枯蝶舞,话寂寞,展翅击长空。一支短箫奏思量,思君...
我和弟弟抬着一塑料桶柴油,追着日头往西边赶。日头矮矮的,从弟弟的棉帽上,滚到他窄溜溜的肩上。 赶累了,弟弟蹲下来,把担子的一头撂在雪地上。日头从弟弟斜下去的担子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