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浓意远。
眉颦笑浅。
薄罗衣窄絮风软。
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
红香径里榆钱满。
欲上秋千又惊懒。
且归休怕晚。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
此词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没有高超的水平,对于那种连作者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是不可能写得生动感人的。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写她的神态、写她的妆束、写她的行动,并用富贵人家的花园、香径、秋千和晚春景色层层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态变化,也历历可见。灵活地运用传统画法,把“以形写心”和“以景传情”结合起来,乃是这首小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态浓意远”,原是杜甫《丽人行》中的成句,用以表现丽人的姿态凝重、神情高雅,其身份也于此可见。“眉颦笑浅”,写她虽愁也只略皱眉头,虽喜也只略展笑颜,非轻浮放纵之流可比,其教养也于此可见。“薄罗衣窄絮风软”,既写服妆,也写时光。北宋诗人蔡襄《八月九日诗》:“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而当“絮风”轻“软”之时,正好穿那窄窄的“薄罗衣”。“罗”那么“薄”,“衣”那么“窄”,其轮廓之分明,体态之轻盈,已不言而喻。徐步出闺,迎面吹来的是飘荡着朵朵柳絮的软风,不知她又有什么感触。“鬓云欺翠卷”一句,颇难索解。如果把“翠卷”看作“欺”的宾语,那它便是一个名词,可是实际上并没名叫“翠卷”的东西。那个“翠”字,看来也取自杜甫的《丽人行》。《丽人行》写丽人“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是说用翠玉制成的盍叶垂在鬓边。盍叶,是妇女的一种头饰。“鬓云欺翠卷”就语法说,“鬓云”是主语,“卷”是谓语,“欺翠”则是动宾结构的状语,修饰“卷”。“欺”,在这里是“压”或“淹没”的意思,“翠”,即指翠玉制的盍叶。全句写那位女性鬓发如云,“卷”得蓬松而又低垂,以致淹没了盍叶。
下片头两句似乎单纯写环境、写景物,实则用以烘托人物。第一句是说她走到“南园”,看见“花树春光”,而且感到“暖”。第二句是说她漫步于“南园”的“径里”,看见片片飞红,嗅到阵阵花香,踏着满径榆钱。上片的“絮风”和下片的“春光暖”、“榆钱满”,都传送春天即将消逝的信息,既点《春晚》之题,又暗示女主人公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她还是孤零零的,偶然走出深闺,来到“南园”,也无人同游共乐。
结尾两句,层层转折,曲尽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欲上秋千”,表明一见秋千,又唤回少女的情趣,想荡来荡去,嬉笑作乐。“又惊懒”,表明单身独自,没有心情打秋千。“惊”字、“懒”字,用得十分神妙。“欲上秋千”而终于不想上,并非由于“懒”,偏不肯说出真实原因而委之于“懒”,又加上一个“惊”字。是说连秋千都不想上,竟“懒”到这种地步,自己都感到吃惊。不想打秋千,就归去吧。“且归”一顿,而“休怕晚”又是一层转折。实际情况是想玩又懒得玩,且归又不愿归。深闺那么寂寞,归去也没有意味。于是在“且归”的路上,思潮起伏,愈行愈缓。妙在仍不说明真实原因,仿佛她迷恋归途风光,在家庭中也很自由,回家甚“晚”,也不用“怕”。
这首词把封建社会中一位深闺女性的内心苦闷写得如此真切,不独艺术上很有特色,其思想意义,也是积极的。
发布时间:2022-11-12 10:48
上述文字是💠《醉太平·春晚》✨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洞庭有水尽东流,五岳有山尽西归。 世人若能偶顿悟,朽木亦能成栋梁。 春风无情梅花散,一壶清酒千重醉。 三曲离伤三欲泪,琴断箫折断魂人。 亭房一道通海角,仗剑直指云霄处!...
天将何福予蛾眉,生死湖山全盛时。 冰雪无痕灵气香,女仙不赋降坛诗。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 八十余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
春去几时还。 问桃李无言。 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 犹有月婵娟。 似人人、难近如天。 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辛卯年,农六月十五夜,月明星稀,孤枕难眠,呤一词一诗记之。 赠明月 三五蟾蜍柔如水,朗朗玉盘撒银辉。 九州同沐万户赏,一箫远客一枕泪。 忆秦娥*明月 如水夜 九州朗月玉生辉...
洪范分九畴,转成天下规。 河图孕八卦,焕作玄中奇。 先开否臧源,次筑经纬基。 粤若鲁圣出,正当周德衰。 越疆必载质,历国将扶危。 诸侯恣崛强,王室方陵迟。 歌凤时不偶,获...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 西方美人。...
和老友括然君诗《读梁漱溟〈臭老九诗〉有感》 女娲补天天地秀,三皇五帝文化久。 一到那年反右来,文人变成臭老九。 文革更是黑为白,知识再多不如狗。 好个文明五千年,被他几...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
暖日烘晴又逢春,樱花早发焕然新。 团团野火燃园内,片片祥云降水滨。 风拂落英粘鹤发,鸟衔香气入山筠。 置身如画临仙境,倍觉江山不老春。...
虞美人桂秋芳诞 作者:姑苏沧浪(一休)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金秋祝福酬芳诞,心共诗鸿远。 梦怀千里寄相思,吴水衷肠、唯有玉人知。 桂香暗逸梁溪岸,红豆浓遥念。 蠡湖堤畔忆...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 ”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
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 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