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夜飞鹊·河桥送人处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红满地 一作:经前地 斜迳 一作:斜径)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

在河桥旁的亭中送别情人,久久惜别,深夜里弥漫着凉意,竟不知到了什么时分。残月曳着余辉远远地向西斜坠,铜盘中的蜡烛也即将燃尽,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衣襟。临别前短暂的相聚即将散离了,探头听听随风传来的渡口鼓声,看看树梢上空参旗星的光影,已是到了黎明时分。那花骢马仿佛会解人意,纵使我扬鞭催赶,它也只是自顾慢慢缓行。

送别情人,我满怀离愁孤零零地踏上了归途,渐渐听不到渡口上那嘈杂的人声。原野上空旷清寂,归途竟是那么遥远寂静。我没想到再次来到当初与她分别的地方时,不仅未见她的一点遗迹,连偏斜的小路也都难辨迷离。低照的斜阳映照着兔葵、燕麦长长的影子仿佛与人相齐,我在那曾与她相偎过的草丛边徘徊往复,以酒浇地,欷不止,放眼西方,空自断魂。

① 凉夜何其:意指夜深尚未天明。凉也作“良”。

② 离会:离别前的饯行聚会。

③ 树杪(miǎo)参(cēn)旗:树杪,树梢。参旗,星辰名,初秋时于黎明前出现。树杪参旗,指树梢上的夜空中散布着点点繁星。

④ 兔葵燕麦:野葵和野麦。

⑤ 班草:布草而坐。

⑥ 欷歔(xū):叹息声。酹(lèi)酒:以酒洒地面祭。

这首词调,创自清真。写离别情景,故能随意驰骋,而又与音调协合,具声乐美。

  词上片写送别,下片写别后之思。词中运用陪衬、反衬、熔情入景、化用前人诗文之语等多种手法,细腻曲折地写出了送别怀人的悲凄与深情。全词所表现的惜别、怀旧之情,显得极为蕴藉,只于写景、叙事、托物上见之,而不直接流露。

  起两句“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写送别的地点、时间。时间是夜里,夜是美丽的,又是温馨可念的,故曰“良”;联系后文,地点是靠近河桥的一个旅店或驿站;用《诗。小雅。庭燎》的“夜如何其”问夜到什么时分了,带出后文。“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夜是露凉有月的秋夜。但送别情人;依依不舍,故要问“夜何其”,希望这个临别温存的夜晚还未央、未艾。可是这时候,室内铜盘上已是蜡尽烛残,室外斜月余光已渐收坠,霏霏的凉露浓到会沾人衣,居然是“夜向晨”了,即是良夜苦短、天将向晓的时候。这三句以写景回答上文;又从景物描写上衬托临别时人心的凄恻和留恋。“斜、堕、余、凉”,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烛泪”更是不堪。周邦彦词喜运化唐诗。“烛泪”句即运化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无题》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收束前面描写,再伸展一层,说临别前的聚会,也到了要“散离”的时候,那就得探看树梢上星旗的光影,谛听渡口风中传来的鼓声,才不致误了行人出发的时刻。 

  “参旗”,星名,它初秋黎明前出现于天东,更透露了夜的季节性。鼓,可能指渡头的更鼓,也可能指开船鼓声,古代开船有击鼓为号的。观察外面动静,是为了多留些时,延迟“散离”,到了非走不可的时候才走,从行动中更细腻的写出临别时的又留恋、又提心吊胆的心情。“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写到出发。大约从旅舍到开船的渡口,还有一段路,故送行者,又骑马送了一段。从骑马,见出送行者是男性;从下文“遗钿”,见出行者是女性。这段短途送行,作者还是不忍即时与情人分别,希望马走得慢点,时间挨得久点。词不直说自己心情,却说马儿也理解人意,纵使人要挥鞭赶它,它也不忍快走,这里用拟人手法,将离情别绪层曲婉转的道出。  

  过片“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三句接写送别后归途。情人一去,作者孤独地带着离愁而归,故顿觉野外寂寞清旷,归途遥行,对同一空间的前后不同感觉,也是细腻地反映送别的复杂心情。“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这三句是一个大的转折,转得无痕,使人几乎难以辨认。读了这几句,才了解上面所写的,全是对过去的回忆,从这里起才是当前之事,这样,才使人感到周词结构上的细微用心,时空转换上的大胆处理,感到这里真能使上片“尽化云烟”。《海绡说词》说“河桥”句是“逆入”,“前地”句是“平出”,“逆”即逆叙以往,“平”即平叙当前。这里的第一句领起后文。直贯到全词结尾;第二句情人去后,不见遗物,更无余香余泽可求;第三句写旧时路径,已迷离难认,“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送别是晚上和天晓时候;重游则傍晚,黄昏中的斜阳,照着高与人齐的兔葵、燕麦的影子。这两句描绘“斜径都迷”之景,有意点出不同期间;又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有”的典故,表示事物变迁之大。感慨人去物非的细腻心情,完全寄寓于景,不直接流露,故《艺蘅馆词选》载梁启超评这两句词说:“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可称送别词中双绝,皆熔情入景也。”下面三句:“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说过去列坐的草地上,徘徊酹酒,向着情人远去的西边方向,望极天边,而欷歔叹息,不能自已。“欷歔”二字,直接摹态抒情。

  这首词写情细腻、沉着,语句起伏顿挫,结构上层层伸展,时空变幻灵动飞扬,过渡自然,风格上哀怨而浑雅,堪称送别怀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这首词是因回忆曾有的一次送别而作的。周邦彦重游故地,想起过去的离别之情景,有感而作此词。其创作时间未详。

发布时间:2020-02-10 09:18

上述文字是💠《夜飞鹊·河桥送人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诗人胡浩《香榭里大街》(外二首)

《香榭里大街》(外二首) 1.《香榭里大街》 今夜巴黎风雪飘扬,雪如蚕丝 香榭里像蛹 蛹的蠕动 寂静无声 酒吧里的烛光 巴黎女人的唇 以及丝祙脚上高翘的红靴根 像野火 像无家的流...

[古词风韵] - 2019-09-05 12:23:09

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唐]宗室,字在博,一作存博。郑王元懿玄孙,勉子,官兵部员外郎。有画癖,闻一士人家有张璪所绘松石幛子...

[古词风韵] - 2019-11-29 01:29:05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

[古词风韵] - 2019-11-29 23:00:59

琴心销魂小令

一尘不染云中鹤,魂飞千里苦苦追。 神仙境里难静心,闭目侧耳总有琴。 冰清玉洁一株梅,闻琴仰慕心已醉。 弄琴更喜两厢悦,男儿愧洒相思泪。 背景: 我喜欢映月沁心之意境,更...

[古词风韵] - 2019-09-08 11:28:23

沁园春 国庆

华夏旗红,万里山河,壮舞龙遒。看大江南北,繁荣富强;长城内外,喜庆丰收。光复中华,志同筑梦,异彩蓝图画碧瓯。逢佳节,举金樽美酒,庆贺神州。 江河百舸争流,念祖国峥嵘...

[古词风韵] - 2019-07-21 08:10:36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河之水,去悠悠。 我不如,水东流。 我有孤侄在海陬,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 日复日,夜复夜。 三年不见汝,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 河之水,悠悠去。 我不如,水东注。 我有孤侄在...

[古词风韵] - 2023-03-28 10:22:02

过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

[古词风韵] - 2019-11-29 15:52:29

读王维《竹里馆》

读王维《竹里馆》 自坐幽篁明月照, 一曲清音一长啸。 世事纷扰飘浮云, 胜负都着三分笑。...

[古词风韵] - 2019-09-08 05:49:12

义鹘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 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 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 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 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 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噭...

[古词风韵] - 2021-08-02 14:00:04

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未厌山水相萦纡。 三百六十古精庐,出游无伴篮舆孤。...

[古词风韵] - 2023-04-06 04:15:26

题竹林寺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襄州南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

[古词风韵] - 2019-12-05 15:36:46

清平乐 梨花

绿房深窈。 疏雨黄昏悄。 门掩东风春又老。 琪树生香缥缈。 一枝晴雪初乾。 几回惆怅东阑。 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孺,号清溪。云间(...

[古词风韵] - 2021-12-10 16:17:27

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一作 对樽酒)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

[古词风韵] - 2019-12-09 05:28:00

感遇四首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 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

[古词风韵] - 2021-07-17 23:20:28

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

[古词风韵] - 2019-11-27 02:39:15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

[古词风韵] - 2023-03-06 14: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