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拟行路难·其四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拟行路难·其四》,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拟行路难·其四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断绝:停止。

断绝:停止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沈得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发布时间:2019-11-29 01:06

上述文字是💠《拟行路难·其四》✨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青松

...

[古词风韵] - 2019-11-22 14:29:37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

[古词风韵] - 2022-11-09 00:15:22

秋夕

落夕浅辉泛秋光 孤影浮萍雨打伤 竹桥静卧横溪处 飘叶无心成两行...

[古词风韵] - 2019-08-26 12:54:22

送沈亚之歌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古词风韵] - 2020-07-08 11:40:08

杂曲歌辞。浪淘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洲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夜艇秋。 浪起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

[古词风韵] - 2021-07-13 02:30:51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元好问,字裕之,号...

[古词风韵] - 2020-06-07 04:59:28

看窗外

斜日映空谷, 云彩结丝路; 布谷远山鸣, 田埂现青绿; 小船静水边, 野渡无人顾; 树影依稀中, 阿伯犁其土; 鸭在田中嬉, 野狗绕埂俘; 远见牛啃青, 无蝇尾不露; 虽是一山人...

[古词风韵] - 2023-04-02 16:19:14

辋川集。南垞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

[古词风韵] - 2022-01-01 03:31:13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 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 肠断,水风凉。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

[古词风韵] - 2020-07-19 16:13:49

讽山云

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 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

[古词风韵] - 2021-06-12 21:27:36

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 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 成公意也。 何成...

[古词风韵] - 2019-12-05 16:43:01

湖上寓居杂咏 其二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

[古词风韵] - 2022-02-20 17:13:18

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

[古词风韵] - 2020-01-25 01:20:54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

[古词风韵] - 2021-12-24 04:43:56

三峡歌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

[古词风韵] - 2020-01-12 10:48:52

古戍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

[古词风韵] - 2021-07-30 17: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