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⑴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⑵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⑶同仇:共同对敌。
⑷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⑸作:起。
⑹裳:下衣,此指战裙。
⑺甲兵:铠甲与兵器。
⑻行:往。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秦风·无衣》一诗以其高亢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代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默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发布时间:2019-11-23 22:00
上述文字是💠《秦风·无衣》✨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一张机,风情不被路人识。闲来愁作风流意。千篇言语,难及锦玉,还又问归期。 二张机,花台倩影乐无兮。东来春意相怜际。娇柔柳叶,嫣然万许,伊始教郎迷。 三张机,雪白絮落...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
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 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
昆仑归来过平安。 千嶂里,雪连天。 心系沈着,清调对谁弹? 满卷诗书三千年,功名也,利禄间! 竹杖芒鞋几重山? 月徘徊,影婵娟。 笔老墨秀,谈笑厅堂前。 悟道万里心自安,有...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 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晏殊【yàn shū】...
凤凌河畔,槐古绿柳,景娆袭人。 踏校园之美,犹然而动,欢歌笑语,荡漾桥头。 时光短暂,青春留恋,风雨同舟共患难。 而你我,曾一起奋斗,君可记得? 同窗六载春秋,俏童颜依...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吴激(1090~1142)宋、金时期的作家、书画家。...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 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 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 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萧。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 旧欢新梦,雁...
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 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 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 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 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 笑整金翘,一点...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 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难...
版本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