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发布时间:2019-11-22 04:35
上述文字是💠《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堆枕乌云堕翠翘。 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嬛嬛一袅楚宫腰。 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 断肠风月可怜宵。 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蔡伸(1088—...
戊寅仲夏,求学之地,临近七月,苦读气焰正浓。微闲之余,想起同窗好友分别在即,不禁愁绪顿生。踯躅无计,唯以平韵吟作此篇,以抒离情。 但闻风语离愁,梦中鹤唳到古楼。 愿...
昔我游齐都。 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 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 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 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 欣然愿相从。 (一本此十句作一首)泣与亲友别。 欲语再...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白居易(772~...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约公元九o二年前后在世]字子善,范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
云淡风轻四月天,东升旭日柳含烟。单骑踏上穿街市,双臂舒开过北关。 小鸟树间叽喳叫,大桥横卧水流蓝。回眸田间金黄色,又是丰收好景年。...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
水总下乡回城头,工作無定整天愁。混到六十办低保,谁知处处是关口。 东也推来西也挡,总被官吏当排球,退休金儿无着落,走投无路藏怨尤, 报复社会燃公交,打火机子点汽油。...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旅梦思迁次,穷愁有叹嗟。 子鹅京口远,粳米会稽赊。 漏涩才成滴,灯寒不作花。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
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 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 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 谬委双金重,难征杂佩酬。 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 柳宗元(7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