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见到风箱的了,大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在农村出生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风箱的,大多还拉过风箱,有的还能说出很深的经历。风箱,在我老家大都叫风翕,是过去那个年代做饭的必备工具,否则几乎吃不上饭,或者吃生饭。
从我记事起,就认识家里的两个风箱。一个放在东面锅灶的左边,一个放在西面锅灶的左边。一个老旧些,一个新颖些。老旧些的风箱的把手都磨得很光滑了,磨得凹塌下去,磨下去的是岁月和风华,留下来的是斑驳和沧桑。这个风箱,拉着很轻,出风口的风小,适合老人和孩子们拉;而新颖些的风箱,大概比我的年岁大不了多少,表面上还透着愤青的模样,张扬着阳刚之气,却少了几分老道和沉稳。这个风箱拉着较重,可能制作的时候用料大,出风口的风也大,适合青壮年人拉。这两个风箱一直伴随着我家三代度过了那个年代。
我从小就爱拉着风箱玩,那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大玩具,爱看那进进出出的风箱杆,想听那呱哒、呱哒的风箱声,愿试那一阵一阵的自生风。而随着年龄增长,风箱至于我成了做饭工具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了,因拉风箱时间长了,也会感到胳膊酸痛,也就再也不愿拉它了。
及至到了上学的时候,我就更熟悉了风箱。因我本家一个老哥就是木匠,村子里找他做风箱的很多,据说我家那个较新的风箱就是他给做的。儿时经常到他家去找他儿子玩耍,一进门,就见他家的通间里摆放着木匠工具和一个个崭新的风箱,还有正在做着的风箱,我那时的好奇变成了现在的记忆,使我了解了风箱的构造。
它的形状就像个长方体的木箱子,这个木头箱子里装着一块绑扎着满是鸡毛的长方形木头活动夹板,这是用来抽风和送风的,绑扎上鸡毛抽得风力大。在风箱的前方有两个圆孔或方孔,将两根表面光滑、质地坚硬的木棍或长方木固定到绑有鸡毛夹板上,就成了风箱拉杆,用以推拉活塞。在风箱的一侧还有一个活动的小门,小门是用长方小薄板制作的,挂在风箱口。吸风时,它就自然张开;送风时,它就自然闭上,把通过推拉产生的气流推出来。做好了风箱,就放在锅灶留着风箱孔和进风道的那一旁,把风箱的出风口插进锅灶的进风道,密封好,防止气流漏掉。这样,拉起风箱,就可直接把风送进灶膛。
在那个年代的乡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风箱,都在拉着风箱做一日三餐。清晨,看着一家家的炊烟袅袅升腾,听着一户户的呱哒、呱哒的风箱声,脑海里顿然缭绕着乡村生活气息。时而这家传出呱哒、呱哒声,时而那家传来呱哒、呱哒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这持续不断有节奏的风箱声,既像是乡村生活的变奏曲,又像是乡村里一道道动听的交响乐,还如同唱着一首首古老的民间歌谣,还犹如邻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相互间的心灵对话, 呱哒、呱哒;呱哒、呱哒、呱哒
风箱还是判断人们勤懒的最有效工具,听着街坊邻居拉风箱的声音,就可判断出谁家的女人们的勤快与懒惰。有些刚过门的小媳妇,知道持家过日子,很早就呱哒、呱哒地拉着风箱做饭,常听到有的邻居说:你看看XX家的小媳妇真勤快,又在呱哒、呱哒做饭了,这样的日子还有过不好?是啊,哪个勤快、哪个懒听听这拉风箱声就知道了。
风箱还可大致判断一个家庭的幸福程度。一个幸福的家庭,风箱里发出的是平稳、均匀、高亢的节奏;一个不幸福的家庭,风箱里往往发出杂乱、不稳、低沉的节奏。即便同一个家庭的不同阶段,风箱里也会拉出不同的节奏。尤其是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生活的不幸已使其没有心思拉起风箱,或是病恹恹地拉着风箱,把自己不幸的心声已拉进了风箱里,随着风箱的呱哒、呱哒呱哒声,像是如泣如诉,在向人们哭诉。
在那时的乡村,拉风箱既是个体力活,又是个半拉子技术活。该急火的时候,就要快拉起大风吹大灶膛里的火;该慢火的时候,就要慢慢地、轻轻地拉着风箱,使灶膛里的火轻轻地、细细地做着饭。该停火的时候要停火,不该停火的时候也不能停火,这都是拉风箱的技巧和要领,可万万马虎不得。我在姊妹仨中是老大,儿时常常帮着祖母、母亲拉风箱,也就遇到过一个个问题。
记得有一次,母亲洗了大半锅红薯,加上水,收拾好锅,就到村委上班去了,让我在家拉着风箱烧火煮红薯。我刚拉了一会,邻居小伙伴就来找我玩耍。于是乎,我拉一会风箱,就玩一会,再拉一会风箱,再玩一会,把火烧灭了几次,把父亲一天划拉的松针烧去了一大半。结果揭开锅一看,煮的红薯还是绷硬绷硬,这可把我俩急坏了,不知怎么办好了。等到母亲从村委回来,已快到吃饭时间了,一看锅里的红薯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这红薯也没法吃了。她一边数落着我,一边重新拾掇着锅,只好赶快做着现成饭了事。后来我才知道,那叫把红薯煮木硬了,就是因为拉一会风箱,就到一边玩去了,想起来再拉一会,这样,永远也煮不烂红薯。有了这次教训后,我再也不这样拉风箱了。
还有一次,我放上箅子,把饭放到箅子上,忘记了添水就急急忙忙地往锅灶里引火、开始拉风箱,结果一会就闻到一股煳味,揭开锅一看,锅底都快烧煳了,靠锅底的饼子烤煳了,就连箅子的一面也冒着火星,烧缺了一块。我刚要往锅里加凉水,回家的母亲一看,急喊:别加凉水,加凉水容易炸锅。我举到半空中的手这才停了下来,母亲说,让它自己慢慢冷却下来。
儿时还见过临时煎錾子时拉风箱的场景,用力拉着烧煤的急火,烧的錾子通红通红,用锤子轻轻敲打,就整好了形,再放到凉水里一淬火,只听发出哧哧的声音,这声音听起来很好听;我还见过铁匠炉里拉风箱的场景,伴随着红红的炉火,匠人的号子声,拉出风箱的调子,时而长,时而短;时而急,时而缓。我还见过乡村举行婚宴拉风箱的场景,叫做蒸大锅,大多都把锅灶、风箱支到庭院里,安排一壮小伙或能干的女人专门拉风箱,一一蒸煮着上席的鸡鸭鱼肉,一拉起风箱就几个小时甚而一天,那样的拉风箱可真叫累。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箱已渐渐远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的新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液化气躁、煤气灶、电热锅、电磁炉等,农家院里很少看到那袅袅的炊烟,很少听到那呱哒呱哒的风箱声,可不知为什么,我却爱听那久违了的呱哒、呱哒声。
发布时间:2023-05-12 07:35
上述文字是💠《风箱里的乡愁》✨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编辑荐: 如果你曾记得以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谢谢你,曾路过我的荒芜,从寸草不生到满山繁花,我还会记得你。 刚才看到一段话,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现在很普通的...
话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总是一副很轻松的样子。而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没被生活抛弃。你郁闷的只想指着上天破口大骂,可是,又怎么样呢?别人的依然...
淡然是一种优美、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境界。 映着那柔和的暖风,在那微笑的阳光下,追寻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像花儿一样绽放、像酒一样浓香、像花蜜一样的甜美、像清晨...
编辑荐: 可以没有署名,可以没有寄件人的任何信息。就像我曾被记得,又随着时间被遗忘。只愿你安好,难过时,能有倾听的对象。 他的明信片到了,从听到他说要给我寄明信片到...
纯真的梦想像蒲公英,一株一株在世界里飞翔,还有一些长着不好的,还没绽放,就死在了魔鬼的脚下。 我愿做一个努力的追梦者,而我的梦想很简单,由于我还在学校,我会争取在学...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怀军人傲骨。 军人,他们铁骨铮铮、纪律严谨,把服从命令作为第一准则。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愿意付出血的代价,甚至是生命!你永远想象不到他们在部队...
编辑荐: 昨天喜欢听歌,今天依旧喜欢听歌,只是,歌不是歌。喜欢的电影,昨天泰坦尼克号,今天则是大话西游。是的,生活依旧是生活,依旧是从喜欢到喜欢,只是,你不是你,你...
知了,学名蚱蝉。不同地域还有不少小名,比如罗锅、麻寂寥、爬拉猴、寒、蟪蛄举不胜数。只能说明它混的地面儿广,知名度高。 年幼时酷爱知了,是因为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它...
窗外,令人厌烦的鸣笛声不绝于耳。小贩肆意地叫嚷着,时不时传来一些不堪入耳的辱骂声,着实令人烦闷。母亲从屋外进来,看着我闷闷不乐的样子,便知晓了我的心思。对着我莞尔...
编辑荐: 山是自然的,水是自然的,唯有那一望无际的林海才能证明故乡人的智慧:创造才能幸福。 走过1号桥,在西头的右手我看到了一棵青杨树,高出桥面大约两米多。浓绿的叶色...
正忙着哩,放在案头充电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又挂了。 低头一看,是小妹。 前两天外甥子去省城上学来家玩,说小妹忙玩农活还要出去打工,也许已经走了,什么事儿呢? 心里一紧,...
冬月,水寒江静,满山的花都葬于了这个季节,满眼都是梅色,花红雪白,映得人微微醉醺。 冬天并不单调,梅花配上霜雪是浪漫的。倾尽雪与梅的温柔,来榨尽一个冬天的情趣。我常...
一,凌城关于上海的印象 1 凌城是一个刚大学毕业2年的小伙子,他毕业后就在苏州工作,刚好有次放假,他没什么事干,他就去上海找自己的大学同学李兴去玩,到了他的住处,安顿好...
沿着百里洲长江大堤上74公里标牌处往东走,是回乡的路。在回乡的路上,遥看大江东去,一波波叠加的激流中浪花翻卷,曾经沧海,惊恐,危急,无数考验,那是远航的期冀和信念。...
潋滟的湖水安静的泛着白月光,今日的旅程没有往日喧闹,一切都是安静的样子。 我很享受此刻的时光,伴着和善的月光,思索一天的得失。 来到通化的几天里看了玉皇山,去了千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