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菱 角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菱 角》,很多网友都想阅读✨菱 角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周末偷懒多睡了一会,待一觉醒来,发现桌子上有一盘既陌生又熟悉的食物,还冒着袅袅热气。看着它一个个肚大腰圆,张爪蹬腿的。
  不禁脱口而出:啊!菱角。于是不等妻子招呼,披衣踏鞋,不及洗漱,便从盘中将其一个个拎起,先卸去它腰间的两只护角,然后拦腰一斩,再捏着它的头角或尾角,放到臼齿上轻轻一挤压,半截滑嫩的菱角米便落入口中,咀嚼中粘糯略带香甜,童年的记忆便一下子就回到了眼前。
  我对菱角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之所以记忆深刻,是缘自小时候,那嫩嫩的小手曾被菱角那尖尖的锐角扎过,不仅痛,还流了很多血。
  初建的白湖,原是一个周边打上围堰,抽干湖水改建成农田的圩区,那时叫白湖农场,生活落后几近原始,不过倒也宁静怡然,有竹林茅舍,有小桥流水,四周山清水秀,处处鸟语花香,看不到多如蛛网似的电线,听不到嘈杂震耳的机器轰鸣。水田倒映着蓝天白云,雨燕衔泥穿柳绕梁,一派田园牧歌景致。只是物资匮乏,居住简陋,人们生活相对单调。记得父亲每次从中队回来,总能给我们带点好吃的东西,诸如一个香瓜,两个西红柿,几根带着花蒂的黄瓜,一把水灵灵的萝卜。
  大约是在我四、五岁时,父亲用荷叶兜着一小包东西回来,放在竹凉床上,对于我来说,那肯定是吃的,而且是给我吃的。小孩手快,于是,扒开荷叶,伸手就抓,随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让我永远记住并知道了什么是菱角,同时,我是含着泪,在母亲的示范下,才看懂并知道了菱角应该怎样吃。不过,在以后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是谈菱角色变,即便是母亲把菱角皮剥好后递到我手中,我也是心有余悸,敬而远之,那被扎的感觉,只有两个字真痛。
  大凡属于白湖的第二代,在白湖长大的,我想都不会忘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看电影。那时白湖没有电影院,看的都是露天电影,多数在泥巴地的球场或操场上放映,竖上两根毛竹挂上影布,摆一张桌子垛上电影机,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拖着个黑色的绳子,远离人群,远远地,孤单地,发出嗡嗡的声响。唯一要等的就是等待天黑下来。我感到那时看电影比过年还热闹。若听说今晚有电影,又是我们爱看的打仗片子,那心就像被猫抓了似的,痒痒的,急急的。刚过了中午,唯恐黄金位子地段被别人抢了去,我们几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屁孩,就早早地用树枝或瓦片,划出了各自家看电影的地界,并将自己那不值钱的名号写在地界内,然后就一边守着地界,一边吹着各自的牛,比说着各自心目中的英雄,期盼着太阳快点下山。
  好在那时人们之间还比较和气自觉,看到地上有划线都会让开,所以每次我们自定的地界和边界还比较太平,无战事。待父母忙完家务,扛着竹床来,必定会带些吃的东西来,如葵花籽,花生,毛芋,煮熟的玉米,煮熟的山芋等,其中也有菱角。这似乎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为的是边看边吃,家家如此,也没听说谁谁得了糖尿病什么的。
  不过,看电影大多是大人的事,吃零食才是我们孩子的事,除非银幕上枪炮声起,我们才会抬起头来。记得有一次,电影是反特的片子,打仗场景不太多,没劲,我便埋头大吃,电影没完,我便感到腹涨如鼓,难受,哼哼叽叽起来。母亲低头一看,吓了一跳,一盆菱角被我消灭了半盆,父母只好提前退场,回家找来酵母片。原来菱角同糯米一样,淀粉多且实在,贪嘴吃多了不消化。
  稍长,一次随父亲到中队去玩,路过一块块金灿灿的稻田,走过一道道支渠毛沟,我发现那渠沟的水面上有一层厚厚的,一团团绿莹莹的植物,我问父亲那是吃的青菜么?父亲说:不。那是菱角秧。我说:没看见菱角呀!父亲用柳树枝挑翻一个,果然看到在叶子的下面藏着一二个大腹便便的菱角,有红的,有白的。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菱角不是结在树上,不是长在地里,不是挂在棵子上,而是长在水里的,这是我对菱角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不过父亲也随之严厉警告我,不许我到水边采摘菱角。我最后一次接触菱角,大约是在1978年,那是受农场文教科考聘到七大队中学去当老师。在一个金秋送爽,艳阳高照的周六,我和同事王老师没有吃午饭,就急急地从湖心内超近路往家(五大队)赶,路过五大队五中队场基边,沟里一层旺盛的菱角秧拽住了我俩的腿,彼此都有一种心兆不宣的感觉,于是脱鞋退袜,光着膀子下了毛沟,清清的渠水缓缓地从菱角秧间流过,将那一个个大肚菱角冲洗的红如胭脂,白如翠玉,忽隐忽现在秧蔓下。
  我俩则毫无顾忌,那时好像没有污染这个概念,也根本无需考虑沟水的清洁程度,只管大快朵颐,直吃的口角生津,方才住手,摸摸肚子,洗脚上岸。不曾想,福了嘴却苦了背,秋阳下的一个多小时暴晒,晚上我只能扒在床上睡,后背泛红,洗澡时毛巾都不能碰,一夜那个难受呀!但又能怨谁呢。后来因工作,学习,成家,生子,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朋友间应酬,便随着快节奏的生活转,加之1992年从基层大队调入总场,从此,离开基层,离开农场,远离了沟渠,我也鲜有时间再去亲近支渠毛沟,亲近菱角了。菱角何时被人类发现而食用,没有查到确切的记载。
  较早记录有关菱角的文献有梁简文帝萧纲的《采莲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度。莲多摘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后世多有文人骚客,诗词唱和,附庸风雅,滋生情调,也只是将菱角、鸡头米作为诗中点缀。我比较喜欢明朝杨基的《过高邮新开湖微雨有咏》:残红晓落西陂岸,雨脚斜飞鸥鹭乱。扁舟尽日画中行,荷叶荷花香不断。船头老翁一尺须,斗量菱角兼卖鱼。儿能鼓柁女荡楫,何用聪明多读书。微雨中的湖面船行鸥飞荷香,倒也生机盎然,何况还有卖鱼的老翁,拖着一尺多长的胡子(有点夸张),但很豪爽,瞧,菱角不称却是用斗量。这说明什么,一是菱角多,丰收;二是渔家人实在;三是菱角贱不值钱,半卖半送。但后两句说到会摇船,能撒网,有鱼卖,有摘不完的菱角,就不用去读书了,我是不敢苟同的。无论到什么时候,书还是要读的。不读书何以明理,何以明辨是非,何以处世,社会何以文明进步!其实,菱角就是一种水生植物,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多生长在小型湖泊、小沟小渠中,又称水中落花生。
  尤其是苏浙皖一带,河网密集,沟渠纵横,气候又适合其生长。每年的10月份正是菱角成熟的时节,村民们便会三五成群,多为姑娘和小媳妇,她们划着那种特制木盆,边采摘菱角边聊天,偶尔唱上两句地方小调,欢声笑语,搅动的河畔一派欣欣向荣。我想那活泼欢快的民乐小调《采红菱》,作者大概就是受此场景的激发而创作的吧。还有一首流传在苏北地区的民歌《采菱角》,读来也十分温馨、浪漫、甜美、诙谐:七月老,八月落,新娶的媳妇摘菱角,舱里菱角没腰窝。挨着个扁子还好过,挨着个剌头扎死我。该死的,光笑不疼我!这是以新婚的小媳妇口语写的,歌词纯朴简练,但内含丰富,话里有话,一语双关。
  自古姑娘找婆家,当然是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人家,尤其是丈夫要知冷知热,所以她在想,她也在祈盼:若碰到(挨着)一个如意(扁子,注:无角菱角)的郎君,她未来的日子就一定幸福;如若碰到(挨着)不称心的凶夫或恶婆(剌头,注:四角菱角),未来可就要遭罪(扎死我)啦。尤其是那最后一句,有着新婚小媳妇的娇嗲,又有强烈渴望丈夫疼爱的欲望。歌曲诙谐幽默,以物喻人,贴切、自然、形象,充满着生活的乐趣和哲理,让人感到,这样的一种劳动,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享受,其媒介点就是菱角。不吃菱角已有三十多年的时光了。
  今日又见菱角,并得以品尝,有点兴奋,也有点语无伦次,不妨索性再多赘两句:还白湖沟渠以清澈,觅回那已无影的菱角,再植些红莲,放点锦鲤,要不了两年,湿地旅游业发展起来了,白湖,这颗点缀在巢湖岸边的湖畔明珠,将会更加璀璨!(刘龙)                          

发布时间:2023-04-09 16:08

上述文字是💠《菱 角》✨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别那么认真

夏天本是热情奔放的季节,为何?先来说一说雨,并非和风细雨,而是暴风骤雨,更伴着电闪雷鸣。再说一说晴,阳光是热辣辣的,让人不敢靠近。它直率,它大胆,它热情,它奔放。...

[散文随笔] - 2022-10-02 16:57:01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编辑荐: 这尘世如此,这世间无情,四季轮转,悲欢离合,一面是求而不得,一面是无法放下。 春风十里,论调几何?莺语飞长,流年似短。目晨光熹微,盈盈稍晚。日月轮换,人生...

[散文随笔] - 2022-01-21 17:01:50

自由的行走

清明和广西特有的三月三,放假9天。本想和几个同事埃及九天游,可是因为假期的前段有点事情,只得放弃这次机会。 假期的后段,突然想去涠洲岛。一个人简单的收拾了两三件换洗...

[散文随笔] - 2023-06-11 01:20:12

老家的河

在老家,有一条河从门前流过,河水不宽也不深,雨季时也不过丈余,枯水期也就只有一米多。清澈的河水日夜流淌,讲述着河水带给我们童年的欢乐。 老家的河没有名字,我们就把河...

[散文随笔] - 2019-09-09 12:17:19

将初心使命转化为行动自觉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要...

[散文随笔] - 2023-03-28 04:05:37

窗户外的夜晚

一个人站在阳台,窗外的雨沙沙的响着,涣散迷离的眼睛,没有焦点的望着外面的夜景,时而几缕微凉的秋风拂面而来,舒适而清凉。偶尔路边会有几对恋人,拿着雨伞,似乎在窃窃私...

[散文随笔] - 2022-05-07 12:52:13

你们想说的话,我们都知道

三下乡的结束日子越来越近,回校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十天,我们与你们有了共同的故事,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事。十天里,我们认识了彼此,我们应该是你们在外面认识德第一批大朋...

[散文随笔] - 2019-07-25 06:45:48

揽一分岁月悠悠

编辑荐: 在微风中,在绿水上,在依恋的眼神里,在人们柔美的内心深处,追随风雨中纯真的美好。 飘荡在细雨烟波,在尘世阡陌红尘中辗转,揽一分岁月悠悠,时光总在步履蹒跚,...

[散文随笔] - 2022-06-13 11:38:56

笔记

我的回忆像是黑白电影。每次观看之前我都要说一句,嘘,开始了。然后看在车轨上的火车来回地穿行,看那些与我有关,与我无关的片段一点一点地闪过,没有一点痕迹,却总是在睡...

[散文随笔] - 2022-12-19 16:54:20

元阳梯田——山坳上的锦绣中华

哀牢山麓的初夏,朦胧瞬时便抹去了人与自然的介蒂,哈尼梯田恰似山坳上的锦绣中华,早已现出恢宏的写意,从红河彼岸向哀牢山麓迅速地铺染开来题记 初夏,我驻足于曾经的元阳县...

[散文随笔] - 2022-02-21 03:40:36

《庆兔兔日记》1935西瓜弟弟来了

1935多云26℃~18℃室内温度24℃PM2.5-72 云好好像高了一点,因为起来的时候客厅里亮了许多,也许是今天起晚了感觉不一样的缘故。整个天上就是灰扑扑的一片,云层没有明显的边界,只...

[散文随笔] - 2023-06-14 23:07:57

简单随想

从小到大,除了老师的特殊要求之外,我几乎不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可能我看某本书或某部影视剧确实有了很多想法,但我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心里思考一遍自己告诉自己而已。 我很喜欢...

[散文随笔] - 2022-02-15 05:44:08

大山的回音(一)

2018年六一儿童节,收获颇丰,有绿意、有感动。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这是一首儿时常唱的歌,很久没有想...

[散文随笔] - 2022-09-29 01:56:39

街头小巷

编辑荐: 街道小巷依旧经历着风雨的考验,迎接着春夏秋冬的分明,见证着街道小巷里人们的生老病死,子孙后代的繁荣衰败。它用它那独有的方式记载在街道小巷的历史及住在这里人...

[散文随笔] - 2022-11-18 20:06:59

郝青松:年节的感想

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而我却没有一点要过新年的感觉。年味,对我这个届于不惑之年的人来说是越来越淡了,可往往在这时,我却想起了我孩提时过年节的童趣。 小的时候,每到...

[散文随笔] - 2022-01-10 04:57:31

生命不止,运动不息

为了丰富大学生下乡生活,增强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培养队员彼此之间的默契。7月19日下午六时许,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饭后在学校操场举行了一系列强身健体的活动,如篮球、排球、...

[散文随笔] - 2023-04-10 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