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大集体时的小麦种收印象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大集体时的小麦种收印象》,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大集体时的小麦种收印象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播种

我们这个地方,位于鄂西北丘陵岗地,四季分明,播种小麦通常都在寒露霜降的时候。提早和落后都会影响麦子的生长与产量。

生产队时,在种麦前,都要抢收抢割秋季作物,腾地种麦。收割后的黄豆秧,苞谷杆,稻谷,红薯,带棉桃的棉花梗等,码在打谷场、路边、田埂,一堆堆,一垛垛的,如小山似碉堡一样,散布在田野、村头。

地腾出来后,牛添料,人加班,十来具牛犁,起早贪黑地耕地。掌鞭的一个人分包一块田地,不知不觉中比赛起来,看谁犁得又好又快又多。叭叭的皮鞭声,驾驾的喝牛声,黄牛有时的哞哞声,牛脖子下铜铃叮咚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广阔的田野。光闪闪的犁铧,在一头头睁着圆眼的黄牛奋力牵引下,掀起一排排黑褐色油亮的土浪,散发着缕缕泥土的气味和芳香。田地里,经常犁起田鼠打的洞和窝,田鼠逃窜,窝里的稻草和储藏粮食也顾不得要了。麻雀和喜鹊飞来落在犁起的黑土地上,叽叽喳喳叫着,啄食小虫,和寻找遗落在地里的粮食。

犁好一块地,趁犁起的湿疙瘩、土坷垃没有被风吹干吹硬,掌鞭的又换上耙,人站耙上,一手拉缰绳,一手扬着皮鞭,将土块土疙瘩耙碎,将地耙匀耙平。耘好的地里,牛车顾不得拉的农家肥,就由身强力壮的男社员,用肩膀挑,身穿朴素花衣的女社员扳车拉,你追我赶,风风火火地从村里运来地里,倒成小堆,均匀地散布在地田地里,像一座座黑色小山。将这些准备就绪,可以播种小麦。

天刚麻麻亮,晨雾还未散开,赶牛人悠长的吆牛声,清脆的皮鞭声,已在田野上响。歇了一夜的牛,嘴里喷着热气,劲头十足,拉着犁呼呼直奔,扶犁的跟在后面小跑,一个社员用撮箕顺着犁起的地沟撒农家肥,一个社员挎着荆条筐跟在后面丢麦籽,一个社员跟在后面用镢头打没耙碎土坷垃,一行人就这样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形成一个播种小组。等一块地点种完,再用耙将地耙平,将麦籽覆盖好。印象中,还有一种木材做的叫耧的播种机,样子有点像手摇的风车。可能因为好坏,或效率低,以后没见再用。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我遥远的清水湾》中,有段播种的描写,非常生动感人;扶犁的后面跟着撒粪的,撒粪的后头跟着点籽的,点籽的后头是打坷垃的,一行人慢慢地,有节奏地向前移动,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吆牛声有时疲惫,凄婉,有时又欢快,诙谐,引动一片笑声。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象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如今,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了,犁地种麦,几天完成,原始的耕种方式已经得到改变,人力畜力从繁重的劳动中得到彻底解放。但童年种麦时节,男女老少齐上阵,广袤的田野上,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繁忙紧张抢种景象,成为农耕时代一个小小的剪影,还深深印在脑海里

收割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前些天下乡看到已有小麦开始收割。一家一户,几十亩上百亩的小麦,收割机半天或一天,就已收割毕,地头早有等待收麦子的,麦子不用往家里拿,已换成花花绿绿的票子,装进腰包,感叹现在的麦收省心省力,不由得想起大集体时,社员们收割麦子忙碌劳累情景。

那时,麦子长得半人高,没有现在的收割机,麦收都是靠人力。我在上中小学,遇到麦收,学校都要放抢收、抢种、抢打三抢假,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农谚有五荒六月去种田,天一夜错半年之说。说明三抢的重要性。

麦收开始,天刚麻麻亮,队长就从村前到村后高喊道:起来,割麦啦!。社员们一骨碌爬起来,擦把脸,匆忙地吃过早餐,戴上草帽,拿着前天晚上磨好镰刀,提着竹壳水瓶,涌向麦田地头,一字排弯腰开收割起麦子来。只听一阵阵沙沙的割麦声,打破朦胧而又寂静清晨。火红的太阳出来后,身后是一大片割倒的黄金色小麦。这时,女社员们继续割,身强力壮的男社们,镰刀别在腰里,蹲着捆起麦个,然后一个个竖起,麦捆像一个个哨兵似的,昂首挺胸地站立在收割后的麦田里。

割麦还是有讲究的。好割麦的,人侧身,腰半弯,左手揽麦,右手执镰,镰刀贴近地皮麦根,一镰刀割一步长,一二行麦宽,割五六行就是一大抱,放在麦腰上,再割。割得又快又好,还麦茬浅。当时啥都缺,麦茬浅,意味着麦秸多,烧饭的麦秸柴多。

割麦又是个累人体力活,割个几个钟头,累得人腰酸背疼,感到腰都直不起来。队上有个个子大的,割上一阵子,就仰躺着田埂上,直直腰在割。队长看他那个痛苦劲,安排他只捆麦子,码麦垛。割麦最难熬的是快晌午时间,头顶着火辣辣大太阳,人又饿又渴,社员们一个个脸上晒得又黑又红,浑身汗水湿透。为了抢收抢种,再苦再累,社会员也得忍着。因为收获时节,最怕下雨,从龙口里抢收回来的麦子,关系到社会员一年的吃饭大事。当时我们生产队有好几百亩麦子,好割麦的,一天也不过割一亩多,一个麦季得割十来天。一个三抢下来,每个社员都得蜕层皮,掉几斤肉,像打一场战役。

有一年麦收假,我才开始学割麦子。麦叶子划得脸上,胳膊上,到处都是血印子,汗已出,蜇得滋辣辣地疼。时间不长,手不磨出血泡。收工经常延时,回家时已是满天星光,凉风一吹,汗湿的衣服,已结成一层细密的白色盐粒。当然,苦中有乐。割麦中途,也能遇到意外的惊喜。有时,捡一窝野鸡蛋。有时,还能捡到一窝还不会跑的野兔崽。有时,摘到缠绕在麦杆的羊奶子和长在麦地里能吃的野草果。

一次半夜里,劳累了一天社员们刚躺下,天上突然电闪雷鸣,队长一喊,社员们又失急慌忙爬起来,跌跌撞撞地跑到麦田里码麦垛。在闪电的映照下,无数的麦个,被码成一座座小圆山,雨却没下成。社员们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刚眯糊会,又被喊起来下地割麦,社员们边走路边掺瞌睡。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麦收时节,大人小孩都派上用场。满头白发,走路颤颤巍巍的小脚老奶奶们,为麦收的社员,送来用瓦罐煨熟的蚕豆,铁锅蒸的粗面馍。光着黑脊梁,系着布腰带,穿着黑粗布裤,脚穿黑圆口鞋的老头们,为社员们挑来几担漂着竹叶和柳叶的解渴凉茶。上小学的儿童们,戴红领巾,由一位女老师领着,拎着小竹篮,拾拣掉在麦田的麦穗,颗粒归仓。

当时,公社机关单位和其他公职人员,农忙时也被安排下来支农。一次有一女营业员戴着新草帽,身穿白底碎花衬衫,肩搭白毛巾,手拿崭新镰刀,像模像样来帮我们生产队抢收麦子。捏着一撮麦杆,如割稻草一样,割得麦茬高低不一,半天也割不了二分地。但人家响应政府号召,精神可嘉。中午吃派饭,到堰塘洗脸,把手腕上戴的上海牌手表忘在洗脸处。吃饭时想起着急时,有人捡到送地来,她感激得要掏几块酬谢人家,可捡表人死活不要。农民的纯朴,善良和诚实,由此可见一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四十年过去了。当年麦收时节,神州大地,男女老少齐上阵,一派热火朝天,繁忙紧张的三抢景象,渐渐淡出于人们的视野。农业机械化,已将中国农民们从延续了几千年的繁重的收割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大集体时三抢的情景,却如一幅黑白画卷,深藏于农耕文化的史册之中。

打麦场

大集体时,生产队没有脱粒机,更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每年快到麦收时,生产队安排人,开始整修打麦场。

印象中,我们生产队的打麦场,有十亩地那么大,三边是沟,一边是堰塘,仓房在最北边。那时,都是土打麦场。每年平坦瓷实的打麦场,经过秋冬雨雪天,人禽的走动,变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第二年麦收前就要整修。

整修打麦场时,生产队通常会安排几个犁地的好把式,把旧打麦场犁起来一二十公分厚,犁平犁匀,接着均匀地撒上短麦秸或麦糠,浇上水,然后,换上石磙碾压。石磙后带上一束压有石块的扫帚,经过几个回合的碾压和拖扫,一个平整密实,没有缝隙,不起灰尘的打麦场就修整好了。

初夏抢收、抢种、抢打是农村最忙时节。收割的麦捆,车拉,人挑,运到麦场,顾不得打,而是沿着打麦场周围码成小山或高高的长条形的麦垛,成了小鸟们的喜爱的天堂。码麦垛还是有讲究的,麦穗使上,麦秸斜下,麦垛风吹不倒,还要沥雨水,不使麦穗霉烂。

农谚道早种三分收,晚种三分丢。等抢种完秋作物后,才开始打麦。打麦时,社员们,从麦垛上把麦捆扒下来,解开麦腰,摊开在麦场。掌鞭的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把皮鞭甩得叭叭作响,膘满肉肥的黄牛,拉着石磙,在打麦场上欢快地奔跑碾压。压一遍后,顶着烈日,戴站草帽,肩上搭着毛巾,或头上搭块手绢,穿着朴素的男女社会员,摆成排,用桑叉把麦秸挑起来翻个身,抖落掉麦籽,平摊,再碾压,压三四遍后,把打尽的麦秸挑到麦场边,码成柴垛,分给社员们当柴烧。

打场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上午本来火光大晴天的,打到半晌时,突然从西北角天空,升起大堆的黑云,伴随着热风,漫卷而来,遮天蔽日,电闪雷鸣。真是六月间的天,娃娃脸,说变就变。社会员用桑叉赶紧又往一起挑,地面的麦籽用木掀推在一堆,又找来塑料布赶紧蒙住,四围又木掀、桑叉和砖头压住,以免被风吹掉进雨。有时,还没抢完场,就落下瓢泼大雨,不少麦籽塌在泥水里,在那缺吃少喝的年代里,看着令人心疼,却又无可奈何。有时,是干打雷,不下雨,叫人空忙了一场,天放晴或晴稳后,摊开麦堆继续打。

打完场,把带麦糠的麦籽,用木掀和扫帚,拢扫成堆,等待起风时,扬场。扬场就是把麦籽从麦糠分离出来,也是个技术活。会扬场的,扬得麦籽与麦糠分得一清二白、干干净净,麦堆成小山状,通常都是由种田的好把式来干。扬场时,他们戴顶草帽,双手握紧木锨,铲起一锨,迎着风头,将铲起麦子向空中扬成抛物线形,麦籽重,落在近处,麦糠轻,被风一吹,飘到远处。扬一会,用扫帚把麦籽与麦糠连接处掠一掠,使麦堆糠堆泾渭分明。没有麦糠、土垃和石籽的干净麦子,才装麻袋入仓,预备着交国家公粮和给社员们分口粮。有时,白天没风,晚上有风,打上马灯扬场。幽暗穹庐似的夜晚,满天星光,马灯闪烁不定着桔黄的灯光,照在几个面孔黎黑,满脸皱纹,光着脊梁的老农身上。他们正用力地一锨锨扬场,麦籽如雨落下。几十年后,忆起这样的场景,如在眼前。当时,还有一种木作的手摇的扬麦风车,由于好坏,扬麦慢,用的不多,直到最后完全废弃。

记得有年打麦子时,遇到连阴雨,麦垛的麦子出芽,打下的麦子,磨的出面灰灰的,不好蒸熟,蒸出的馍,像青色琉璃球,吃着粘嘴,甜丝丝的。好吃难消化,有经常闹肚子的。

麦子打完后,也就进入暑天。遇到下雨,看场子的人,也不让人进入打麦场,有猪羊跑到打麦场,也会赶撵走。因为,收秋时,还要用打麦场,不能让人禽,在下雨时踩坏打麦场。

遇到暑天的夜晚,打麦场开阔,野风大,人们会不约而同,拿上竹席,凉床,到打麦场纳凉睡觉。小伙伴们,就会跟着大人们,在月光下的打麦场,玩捉迷藏,打车轮转,抵虻虻牛游戏,逮萤火虫,装进玻璃瓶玩。或凑到大人们跟前,听他们聊天,聊些神狐鬼怪故事。然后,在东南风吹拂下,看着湛蓝的天鹅绒般的夜幕上,星月交相辉映,萤火虫在麦场边草丛乱飞,听着远处飘动夜雾稻田上的蛙鸣虫唱,还有小河哗哗的流淌声,不知不觉,进入甜蜜的梦乡。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分田到户后,曾经的打麦场,变成了耕地。一家一户都有了自己的水泥打麦场和晒场。带有浓厚农耕时代印记的生产队的土打麦场渐行渐远。回首往事时,大集体时的打麦场,还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2-12-03 06:08

上述文字是💠《大集体时的小麦种收印象》✨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风不厌紫檐,慵懒巧过苍穹

编辑荐: 唯美世界奈何得了匆匆又复匆匆,耳目一新着易如反掌的陪伴,慢节奏里享李白杜甫,快步伐中回苏轼李贺。 白鸽衔一枝春风,市井里烟火迷清晨,生活对峙一路风景,人生...

[散文随笔] - 2022-01-21 06:18:14

摘核桃记

是年九月,秋风飘摇,落叶满山,虫鸣扰扰。独自一人上方山之阳,采摘核桃。虽为农村夫子,曾经稼穑田园,但对于核桃,却所知甚少,只是吃过晒干的核桃,于树上的青皮核桃却从...

[散文随笔] - 2022-08-06 12:26:24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愁字应作何解?吴文英说离人心上秋。秋染上了一抹凄迷的色调,而离别的人心头才会积压着千丝万缕的哀愁,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模糊的怅惘。读古典诗词,满纸烟霞,氤氲着浓...

[散文随笔] - 2022-10-21 03:03:32

请有所保留的话着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说自己已经是一位孩子母亲的女作家,家庭还算美满,当然柴米油盐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作者是一个很理想,但同时又很现实的人。她用自己的稿费,在家...

[散文随笔] - 2022-07-04 19:03:18

那一排排白杨树

城西河堤上有一排排白杨树,高大挺拔的枝干耸立在河堤上,向一排排列兵整齐的站立着,守护着堤坝的安全。据说这些白杨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仙鹅湖水库时,抽调全市各生产队...

[散文随笔] - 2022-11-08 09:25:14

下乡之旅,破风前行

三下乡已经结束,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刚刚来到学校的时候,觉得学校的环境还可以。认为学校还不错,然而学校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学生只有冷水洗澡...

[散文随笔] - 2023-06-18 05:41:25

旅游人的情怀

旅游管理,这个小姑娘初出茅庐,少不经事。虽然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但从一开始都在遭受着质疑。 四年前当听到我被河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时,母亲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不是...

[散文随笔] - 2023-06-07 17:12:37

离家 ,谁在流浪

每到年底,家这个字总很会成为我们心中的念想,温暖的,牵挂的,思念的..... 离家这个词,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些许感伤,那根藏在深处的弦,总在不经意间拨动,留下一声哀怨,...

[散文随笔] - 2022-10-31 04:58:40

转身之后的等待原来是灰色的

每当一个人在宿舍的时候常常会忍不住傻傻地往窗外望,也许是过于安静想透过窗户的那一头能够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冷漠的空气中仍然找不到些许的安慰 时光在一天天地流逝,也...

[散文随笔] - 2022-07-29 18:36:13

温馨大院与铁面高楼

我和她缓缓走过早已退休的老院口,不约而同,驻足。向里望去,一排排高楼占满了我们的双眼。 视线渐渐模糊。 我和她掉进回忆的长河。 那模糊的小平房,一排排,那么俨然。墙上鲜...

[散文随笔] - 2022-06-30 13:07:36

厦门春节2019年如云如涛的日子过去了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本是佛家一句偈语,天是佛心,云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佛心,本心自然显现,人有佛性,月如人性。 厦门有400多万人口,2019年的新春...

[散文随笔] - 2022-07-23 04:42:28

情恋青海湖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我们一行从贵德出发前往青海湖,一路上丹霞地貌到处可见。沿唐蕃古道经日月山,公路两旁多是草甸,草甸间牛羊、毡房点缀,风光无限,遇到...

[散文随笔] - 2022-04-27 08:08:05

改变(一)

毕业之后,长时间在上海工作,鲜少回家,每次春节回老家基本都是和哥哥一起驾车回去,端午假期我打算回家看看,但是哥哥有事没办法回去,我自己没办法独自驾车,只能坐上高铁...

[散文随笔] - 2022-06-09 01:33:22

回忆录(十)

回忆录(十) 学校放假时,我总肯求爸妈,让我回烟台住一段时间,暂时离开这个让我心惊肉跳的鬼地方。假期结束时,我就是不愿往回走。爸爸怎么劝我都不管用,没办法只能拖着我...

[散文随笔] - 2023-04-02 00:46:15

青瓦常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

三月拾花酿春,六月流萤染夏,十月稻陌拾秋,腊月丛中吻雪。逃不过似水流年,一切皆像水墨青花,又何惧刹那芳华。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被落下的繁花惊醒,而后追寻记忆...

[散文随笔] - 2022-07-25 07:10:42

文艺汇演的准备

倒数最后一天,为了提高文艺汇演的质量,今天下午各班都进行了文艺汇演节目的训练以及彩排。下午的四年级舞蹈训练课进行的非常顺利,两点的时候,同学们就提前跑来舞蹈室,他...

[散文随笔] - 2023-04-04 02: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