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哑巴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哑巴》,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哑巴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哑巴
记得那是公元1969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全家下放苏北农村。那年冬天格外寒冷,困坐在部队调来的帆布篷卡车上,早晨8点就从南京出发,一路颠簸,奔向渺茫的远方。当时我很小,觉得时间特别长,不知道车往哪里开,也不知道何处才是尽头?傍晚时分才到达目的地:灌南县李集公社小垛大队第九生产队。一下车,人人腰酸背痛,再看到冬天的苏北平原天寒地冻,狂风呼啸,一家人心情落寞。经过一天奔波,也没吃什么东西,觉得站都站不稳。好在当地社员在公社组织下,都到村口迎接我们。一家人神情恍惚而战战兢兢地被迎进队长家简陋的堂屋中。
大家围着一张特别大的方桌子落座,先闲扯,一会就吃饭了。随着队长的一声吆喝,一个黑瘦的小个子男人变魔术似的端上一桌饭菜。虽然那时农村很贫困,但那顿饭确实很丰盛。那个大白菜烧肉,因我们家是回民当然不能吃,只好又端下去。白菜帮子炒羊肉,牛肉烧百叶,鸡糕烩青菜,香气袭人。原本饥肠辘辘,现在吃得浑身发热。想不到在这地图上都找不到的穷乡僻壤,竟有人烧出这样的美味佳肴,大家都夸奖菜烧得好。
队长遂把厨子喊出来跟大家见面。队长跟他打手势,说大家夸他菜烧得好吃,黑男人一边吃着残羹冷菜,一边羞赧地笑着。我们这才知道他是哑巴。
哑巴家里只有他和弟弟两个人,他貌不惊人,又有残疾,但文革前竟是县政府炊事员,用现在话讲就是厨子,当然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文革开始后,政府大院被造反派占领,县长们也倒的倒、跑的跑,哑巴只好回家。
哑巴身材不壮,但从小吃苦惯了,回来照样在生产队干农活。犁田、耙地、挖河泥,样样不输人。当然,隔三差五遇到红白喜事,人家也请哑巴去烧饭做菜。每到这一天,哑巴准一大早就起来,挑着一担瓷器去帮忙。担子里放着八碗、八碟、八醋碟,当然还有酒壶、酒杯和瓷匙。哑巴虽然穿着旧衣服,但显得比平时整洁。主要是哑巴脸上洋溢着的微笑,让本来就红的小脸变得更红。那时农村穷,喜事也不多,但都很重视。当厨师也很辛苦,从早忙到晚,人家好酒好烟伺候着。庄子上多数人家是亲戚,或亲戚的亲戚,也没有多少钱,有时给一元、两元,有时不给。但厨子挑回来的担子里除了碗碟,还有多下来的小菜,或一条糕,或一包黑色的水果糖。总之这一天,哑巴是很快乐的。除了吃,关键是自己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成就感。
哑巴家人丁不旺,其时年龄不详,大约三十至四十之间,因为他有一个弟弟大约二十岁,跟我当时插队的二哥差不多大。当然我们城里人算实足年龄,农村里算虚岁,有时还要虚两岁。这样看来当时哑巴弟弟不到二十岁,但弟兄俩就急了。因为农村人二十岁娶不上媳妇就完了。哑巴自己有残疾,身材又矮小,就自惭形秽。但哑巴弟弟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不输如今的张柏芝或李嘉欣。性格也像女人,说起话来姨里姨娘。用农村人话来说,就是长得很俊吧。但唯一的缺陷是有一只耳朵是蜷曲的,伸不开,农村人叫招耳朵。其实也是残疾。原来哑巴父母是近亲结婚,大儿子是哑巴,二儿子是招风耳。所以哑巴就拼命干活,拼命挣钱。平时一文不花,留着钱给弟弟娶媳妇,但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娶老婆。仿佛自己不娶媳妇是理所当然,别人也觉得很自然。后来经过长期观察才知道,哑巴有心理问题,他嫌脏,嫌女人不干净。
其实哑巴家里有点钱,不过说起来有点心酸。因为这钱是用母亲的命换来的。哑巴弟兄从小就没有父亲。在我们下放前一年,1968年的夏天,南京的武斗已结束,但苏北的派战还在打。两个连云港的造反派头头在淮阴武斗被打败,就抢了一辆三轮摩托回去喊救兵。一路往北,摩托车风驰电掣,跑到秦庄的公路边出了车祸。那时的公路还是沙石路,每逢车子开过来,路两边烟尘弥漫,哑巴妈妈本来在路西边收豆子,看到车子开过来灰尘太大,就想跑到路东找上风头,不料与飞驰而来的摩托相撞,人飞到半空掉下来,当时就没气了。那两个车手见闯了祸,吓得面色煞白。一个当场逃窜,一个腿受伤跑不动,瘫坐在地。不知什么人告诉了哑巴,哑巴跑过来不由分说,用捆豆枝的粗麻绳把瘫在地上的车手脖子勒住,背起就跑。眼看要出人命,人们就死活把哑巴拉开,否则这个人就没命了。经过公社与肇事单位协调,对方赔了两百元了事。弟兄俩流着泪把母亲葬了,再请村里亲戚干部吃顿饭,还剩下一百元压箱底。这一百元哑巴死活不敢动,大家都知道,他要留着给弟弟娶媳妇。遇到春荒,弟兄俩饿的头发昏也不敢动一个子儿。
父亲当时头上带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按说要强制劳动,但他已年届五十,没有什么劳动力。好在大队干部后来知道他原来是骨伤科医生,农村又缺医少药,农民遇到断胳膊断腿,要么去县城医院看,当然多数是伤未看好又欠了一屁股债;要么就自己扛着,落点残疾。所以就让父亲在大队诊所当赤脚医生。母亲属于干部下放,其实就是在小学当老师;我刚十三岁还在学校读书。所以我们家没有在生产队干活的。但在农村生活没有劳动力是不行的。像生产队分粮食,各家按人口分得的自留地种菜,土墙草屋每隔几年就要粉墙换草,还有每隔几天上集市买菜买粮食都要劳动力。这些杂事都是我和父亲干,但有些技术活就要请当地农民来帮忙。那时的农民是很乐意帮忙的。一来可以混一顿饱饭吃,二来我父母人缘好。还有那时搞一大二公,全家人在队里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连饭都吃不饱。我家每逢有人来干活,母亲总是好菜好饭招待,当然还有香醇的山芋干酒,有时还有香烟,最差也要有父亲种的烟叶供应。所以农民都抢着为我家干活,有些干不上的还生气,嫉妒说风凉话的也时常有。像队里的陶大爷、王二爷、孟三爷都是经常抢着干活。可父亲最喜欢找哑巴干活。一来哑巴虽不会说话,但心灵手巧。很多事父亲跟他一比划,他就心领神会。二来哑巴老实巴交,不耍滑头,干活实在。还有就是哑巴经常来我家串门。
冬天的晚上,农村天黑得早,哑巴一吃完晚饭,就来我家陪父亲坐着,当然是相对无言。父亲生性乐观坚强,但时运不济,历经坎坷、半生潦倒的他常常心中愤懑,总觉得因为自己的问题连累了全家。其时严峻的政治气候又不能言说,更不能跟别人说。村里社员虽然跟我们关系很好,但毕竟要避嫌,一般不敢来我家串门。但哑巴不管这些,不但听不见而且不识字。所以哑巴就成了父亲的好朋友。两个男人围着鬼火一样的孤灯坐在方桌两旁,抽着非常呛人的旱烟袋吞云吐雾。不太多交流,有时也打手势说话。我很奇怪,父亲不会哑语,怎么两个人交流起来竟毫无障碍?
哑巴经常催着父亲按时干活,入冬了要翻地冻地;开春要耙地撒种,清明要栽辣椒茄子;立夏要收麦子油菜,挖地种棒子;秋天了要收棒子种小麦。这些活当然都是我们自己干。但夏天雨季到来之前要给屋顶添草,墙皮脱落要泥墙,冬至做豆腐、杀羊,则非哑巴莫属。
那时回民在苏北农村没有多少荤菜吃,因为农村人认为最好的菜就是猪肉。农村有鸡,肉,蛋。鸡留着下蛋,一般舍不得吃。新鲜鸡蛋吃得最多,还有豆腐都是家常主打菜。牛肉也很少,因为牛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大田里耕地、耙地,拖粪肥上地,把地里庄稼运回来,全靠牛车。所以不到牛老死或病死,政府是不准杀牛的。每逢过年,我们家就要杀一只羊。当然羊要在夏天就买来养着,白天赶到村外田埂上吃草,晚上回来时父亲照例要给羊喂一把豆子,让它长膘,入冬后就长得肥嘟嘟的。哑巴手脚麻利,在杀羊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冬至那天,哑巴早早来到我家。只见他系上围裙,手拿带来的尖刀,把羊牵到屋前菜地里,不要助手,一手按住羊角,使羊前脚跪下,一刀下去,气管血管霎时断开。可怜的羊没有挣扎,当然连叫一声都来不及,就死了。我们心里想着哑巴真是心狠手辣,可也庆幸他手脚利索,羊才不致太痛苦。只见哑巴麻利地剥皮,开膛,扒羊肚羊腰羊肝羊肺羊肠子。像庖丁解牛一样,一会功夫,羊下水都进了箩筐,羊头和四条羊腿已挂在屋前的铁丝上。哑巴又用极快的速度,对羊肉进行分割:红烧的、烧汤的、小炒的、做臊子的、炸圆子包饺子的,分得清清楚楚。时至中午,哑巴开始吃饭。先弄一盘炒羊杂,当然也喝点小酒。哑巴喝酒不多,一两下肚,脸色彤红。吃完饭,哑巴也不歇息,立马动手剁羊肉馅子,一半留着包饺子,一半和点面粉加山药,开始炸羊肉丸子。就这样,在哑巴的辛勤劳作下,这只羊让我们全家过了一个肥年。
1979年,随着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我们全家回到了南京。三十多年来,我在南京学习、工作、生活,娶妻、生子、忙碌。其间也曾几度回去看望苏北乡亲。他们大多数和我父母一样,老了,走了。老人们看到我会问:老梁爹怎么样了,王老师身体好吧?回来后,父母也会问起村里的老人情况。可没有一个人跟我提起哑巴的事情,我也一次没有见过他。今天算来,他也应该有七十多岁了。不知道怎么了,我近来时常想起他。哑巴兄弟,你还好吧?如果你还活着,是否会想到:有一个南京小兄弟,三十年了一直没有忘记你。
柳叶居士
2012年冬夜
                         

发布时间:2019-09-14 18:04

上述文字是💠《哑巴》✨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电影《少年班》——少年当自强

看完电影《少年班》,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影片伊始,周知庸老师前往全国各地寻找少年奇才,在大学里组建了少年班。 少年班的孩子们年龄都很小,最小的方厚政虽年仅11,但古灵精...

[散文随笔] - 2023-06-26 12:35:59

回忆里有你,真好

人生,总有一些事是无可奈何,总有一些人聚散终有时,时光走走停停,那些熟悉的身影和曾经深刻的事,随着缘分的深浅,最终也成了熟悉而深刻的回忆,就像我和你,说好的一生相...

[散文随笔] - 2022-02-07 11:27:41

奇遇白狐

奇遇白狐 文/鄢云峰 那是三十年多前的一天清晨,我要去一下一个亲戚家探望一位老人。 因为为了生计好几年没有回过家。这次回来,一定得去拜望他老人家;因为只有他曾经对我的关...

[散文随笔] - 2019-08-24 08:56:41

回归伊甸从头开始辞旧迎新信仰主流

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 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诗65:11】 生命的岁月又过去一年。新的一年正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年的记录将如何呢?在这纯洁无玷的新页上,我们各人将记入些什么...

[散文随笔] - 2023-07-04 12:02:30

夜念故乡感

凌晨时段,在并不宁静的深夜突现微弱鸡鸣声显得格外清新,脑中开始忽然呈现农村生活的片段,一段陈旧的时光。 冬日里的故乡是记忆中最深刻的,那时人们总爱谈论鬼神之类的东西...

[散文随笔] - 2022-03-11 10:32:29

成熟

今早起天气大好,所以难得上街走走,感觉再不出来在阳光下晾晾,怕是我马上就快馊了。怡风拂面,心窗大开,心驰敞亮开来。 悠哉,悠哉。 总之苟活在尘世之中,就无法避免意料...

[散文随笔] - 2022-06-28 01:23:37

灰色的一天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天气阴,有雨。一个白天自己都不在状态,黑眼圈越来越重,昨天晚上没有睡过觉,因为队伍出现的紧急的事情,队长们都担忧队员们的安全所以就持续熬夜到...

[散文随笔] - 2023-03-28 02:09:27

稚言稚语,懵懂少年

妈妈要出门去上班了。为为两岁多。 为为:妈妈不要去上班。 妈妈:不上班干什么? 为为:在家陪为为 妈妈:那为为呢? 为为:为为在家陪妈妈。 为为小时候,最怕打针,却最喜欢我...

[散文随笔] - 2022-04-02 17:33:31

苦麻菜之甜

这两天,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认识并品尝苦麻菜,当地人叫它苦菜。其味苦中带鲜,回味悠长,实为人生之甜。 早几天,我对这道野菜还是不屑一顾,每每见到包头平安航运公司的王...

[散文随笔] - 2023-06-28 16:08:02

雷雨再来时

雷声躲藏了几年,雨也歇了几年。偶然间,半夜里,重庆的夜空中,奇迹般的来了几声雷鸣,几乎没有什么预兆。 这些年我对这雷雨似乎没有什么记忆或留念。去年什么时候,前年什么...

[散文随笔] - 2023-06-10 05:06:51

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差异

“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差异”这个词条,以前只是在网络上了解过,通过图片和文字知道一些城市的教育和农村的教育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农村教育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城市的,教...

[散文随笔] - 2023-04-01 02:17:31

男生女生

今天我要讲的是关于男生女生之间的差异。从成长历程到心里动态再到价值选择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的诸多差异。 当然,话又说回来,每个人都是拥有自身发言权的个体,由不得...

[散文随笔] - 2022-07-27 15:23:37

自古多情空余恨

编辑荐: 情字伤人,谁都不是毫发无伤,薄情的人也曾似海情深,决绝的背后也曾是女儿娇羞,万千温柔! 有没有那么一刻,心情莫名的就低落了!也许,只是,偶尔,自己也触动了自...

[散文随笔] - 2022-02-07 00:44:24

春风安然,你最珍贵

那时的遇见和那时的爱情都统一在今天的淡然中,默默携手走过的三十年却在弹指一挥间,记不住轰轰烈烈的人生辉煌,相反,铭记着温暖了内心的刹那,铭记着打湿了眼眶的一瞬,串...

[散文随笔] - 2022-08-03 05:58:38

生命能透支多少

昨夜一场大风过,雨预约而来,席卷乡村的大地上。家家户户都关闭着大门,用耳朵感受着那恐怖的声响,渐渐的步入梦乡。当梦醒时分,映入眼帘的是晨曦初来,暴风雨踪影全无的风...

[散文随笔] - 2023-06-20 21:32:17

紫花地丁

前几日,和朋友踏青乡野,发现几株紫花地丁迎着春光悄悄绽放了。这一下子激起我的许多美好回忆来。 在乡村,紫花地丁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村中路边,弯曲的田垄,杂草丛生的荒地...

[散文随笔] - 2023-12-16 06: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