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秀水完小岁月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秀水完小岁月》,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秀水完小岁月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一九六五年,我考上了高小。
  那时,农村的孩子能上高小读书还是不错的。我所在的秀水公社差不多有二万人口,我们那一代正碰上中共建政后第一个生育高峰期,适龄的孩子特别的多。但是,我们全公社才招收三个班,一百五十人。三个班中,有两个班办在秀水完小,还有一个班办在毛棚子。我们小学有将近二十名毕业生,只有七个人升入了高小,不幸的是,我们都被分到毛棚子那个分校去了。
  拿到通知单一看,我们急坏了,大家商量出一个一致的意见,决定去闯一闯秀水完小。
  庄严肃穆的秀水完全小学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学校,它建在秀水集镇的铁路边,学校的西侧就是京广铁路,东侧是一条又大又长的壕沟,是日本沦陷时,中国政府组织民众挖的,目的是藏军用火车,躲开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学校共有五个教室,一个图书室,一个办公室,一个礼堂,一个食堂,还有若干间师生用房。学校办公室就设在中间晒池的当头,正对着礼堂的大门。
  我们一行小孩子战战兢兢跨进了这间办公室的大门,校长彭慧如先生正襟危坐在那把太师椅上,他十分威严地问我们这群闯进他的领地的不速之客:你们找谁,要干什么?我们其中一个胆大的回答:就是来找您的,我们要到这所学校里来读书!
  我恰好在那段要上学的日子里生了一个大疮疤,部位又特别的不好,就在太阳穴边。拜见彭校长的紧张心情加剧了它的疼痛。我瞟了我的那些同伴们一眼,他们一个个大我两三岁,也紧张得不知道要把手放在那里为好。
  彭校长又问我们是哪里人,有入学通知单没有,当我们参差不齐回答之后,他斩钉截铁地说:这里不收你们,你们是分在毛棚子分校的,应该到那里去报到。我们也吓大了胆子,又七嘴八舌地说,那地方离我们屋场又远,路又狭小,一路上尽是鬼坡坟山山塘水坝,大人都不敢走那条路的。我们小孩从没有走过那条路,总之,我们不去那里读书。
  威严的彭校长也无可奈何了,他松了一下口,说这里没有课桌椅,没空位子。我们又进一步以退为进地说,我们自己带课桌椅,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也无所谓。彭校长无话可说,只能点头同意。就这样,我们这群很小很小的细伢仔终于磨赢了号称老虎的彭校长,跨进了我们当时心目中神圣的殿堂秀水完小。我们后来也没有带课桌椅,座位也一视同仁地按高矮排队分座次。
  秀水完小两年的读书生涯第一次打开了我的眼界。在那里,师长博学且教学规范有方,每闻预备铃响,当我们从外面的运动场涌进教室的时候,总可以看见来上课的老师站在门外等候,他们手执教鞭教具教本,微笑着和学生点头致意。闻上课钟响,老师便跨入教室喊上课。更重要的是学校经常开展一些大型的全校性的有益活动,师长们谆谆教诲我们,要认真学好本领,将来接好祖国的班,建设好我们伟大的国家。高小的课程开得非常全面,有体育,音乐,美术,还有地理,自然,写字,语文和算术更是经常开的。我们在初小的时候,没有学过音体美,没有学过地理和自然。高小的课程第一次把许多古老而全新的知识摆在山村孩子的眼前,对我们来说,那些知识都是一些鲜见的新知识。我就特别的喜欢地理课,也学得非常的好,地理科教师也特别的喜欢我,他每次提问,总是要叫上我的名字,叫我回答问题,我从来就没有答错过一道问题,凭此一科,我在班上就小有名气,一些聪明的同学也愿意和我交往。
  那时,我在班上年龄最小,穷家饿肚的生活也使得我营养不良,个头因而也小,经常受人欺侮。比如课余时间大家都去运动场玩,男同学打球的最多,我是从来就不打球的,那些大的调皮的同学根本就不让你摸上球皮,你只有在边上看的份。因此,我一生极少打球,并且不爱打球,也不会打球。以至于现在我成了一名中学校长,对体育工作没有多大兴趣,或者说,体育工作很难引起我的大兴趣。我非常清楚,一个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学校长,必定是一位不合格的中学校长,我只能慢慢改变历史形成的陋习。那时,真正谈得上受人欺侮的不是摸不上球皮,而是无辜地挨打受骂,欺侮我的有一帮子同学,他们以个子高大,或者以留级生元老身份,或者以家庭出身好为骄傲资本,对我进行人格侮辱,动辄非打即骂,你不得还口还手,我的严重的自卑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栽根的。
  比如班上造具花名册时,都有家庭成分一栏。我们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报家庭出身的时候,当我报到自己是出身富农时,立即就引来一阵鄙夷声,每个学期都要这样羞辱一次。政治歧视和红色恐怖在当时的社会上已经很普遍,而且习以为常了。别人如要主动欺侮我时,往往叫一声富农崽子,我就满脸绯红,低下了头,不再说一句话了。
  我到完小读书的时候,家庭的生存条件依然是异常的艰难。我们每天在学校里蒸一餐中午饭,交一分钱的煤费票。家里经常拿不出这一分钱,母亲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她除了积几个鸡蛋叫我拿到集镇上去卖掉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卖掉的鸡蛋,要用来买纸笔墨水,有时还要换点肥皂、煤油和盐。一个鸡蛋只能卖五分钱,要解决搭餐的煤费往往靠我自己想办法了。一个不满十一岁的孩子却居然有了求生的本领,每到星期天,我就和两位大我三岁的堂侄去铁路桥下的河里捡河卵石卖,然后担着河卵石到两里之外的砂石场去卖掉,一天居然也能弄三五毛钱。这三五毛钱当然就不止供应我搭伙费,还能解决一些其它问题。比如穿的,到了寒冷的冬天,我除了穿一件破棉袄外,脚下那截就只有两条单裤子,常常冻得发抖。就是维持这个生活水平,都得借助我个人的劳动心血。记得读五二那期,夏天来临了,我还没有过夏的单衣服,母亲没法子,只得用我捡河沙的钱扯来几尺罗蚊帐布,她用手工给我做了两个汗衫,母亲给我一针一线地缝制,在家穿上身时,鹿姐和鹊姐还夸我穿上了新衣服,又好看又凉爽。可当我穿着进了教室的时候,却笑倒了一教室的人,只差笑掉人家的下巴。我仔细瞧瞧,只见全班都穿得比我好多了,洋气多了。我的汗衫无论是布料还是手艺,都是不伦不类的,大家叫我土包子。
  吃的也是一样的艰难,全班同学的中餐挤在一个教室里吃,实在是一件比拼贫富的事情。和大家想比,太差远了也确实不像话。父母亲很是体谅我,秋冬季让我每餐带二两米一坨茴,夏季让我带三两米。这是一个定量,不管是饱与饿,都不得超过这个标准。别人就不同,我记得我们班上有一位姓潘的同学,无论是丰年歉岁,上年下年,他每餐都带八两米,吃得了吃不了都是这个水平,很是显摆,馋得我们这些穷学生直流口水。我带到学校下饭的菜,一般是腌制菜,有时连腌制菜也没有,只有在饭钵子里放两粒盐。春汛时,父亲也在没雨的夜晚带着我去山塘扒鱼虾,有时忙活半个晚上,能捞个一碗半碗,有时就干脆什么也捞不着,空人回归。
  我常常交不起书钱,那时候读书是极为便宜的,一个学期就交几元钱。头一年,每到开学,我只能交两元钱给班主任,其余的,要靠母亲平日里卖鸡蛋慢慢地积累一点,分几次付清。所以,每次班主任催缴学费念名字的时候,我总是其中一个,最后一次念名字,也总是有我的份。每当老师催缴学费的时候,我便十分懊恼,常常是低着头,满脸通红,羞得无地自溶。可是我又争不了这口气,不能及时交清学费,而且也不愿意放弃读书。读六年一期是,我连两元钱也没有了,母亲特意去澎湖湾借钱,外婆给她两元钱的公债券,学校收到这公债券后反复看,总觉得有问题,七嘴八舌议论一番,原来已经过期。它是一张五八年的公债券,已经兑付完了,学校便把债券退给我,母亲又去找在银行工作的堂姐夫,七弯八拐地费了好大的劲才算是兑付了,我也算交上了两元钱的开头学费,欠下的就一直交不上,无论老师怎么催,家里就是找不出一分钱来。读六二的时候,家里连开头学费两元钱也没有,我读了一个学期书干脆就没交一分钱,那已经是一九六七年上半年了,文革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我们那个档次的学校,并且已经触及到了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了。学校班子一瘫痪,学费也没人来催了,交不交都一样毕业了。
  实际上,还在一九六六年下半年,文革的火焰就已经在秀水完小点起来了。到北京串过连的造反派头头唐小兵重返秀水完小,他来烧了几把火,学校就闹起了红卫兵运动,开始给学校领导和出身不好的老师写大字报。大字报高潮时,简直是铺天盖地,礼堂的四面墙上和晒池回廊的墙壁上都是大字报。有一天,彭校长找我有事,我去了他的卧室。彭校长和他的夫人一起只住了一间六平米的斗室,开了一间小铺。我进去以后,只见斗室里的墙壁上地上蚊帐上都是大字报,彭校长捡开地上的一张才让我进去谈事情。造反派给校领导和老师们捏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干一些让老师人格丧尽的悲剧,与各地介绍的情况大同小异,我这里不再赘述。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校的课一直没有停下来,正常的教学秩序一直没有打乱,直到一九六七年下半年,红卫兵造反派实力完全控制了学校,学校才完全停课,美其名曰停课闹革命。这时,我已经顺利地高小毕业了。
  高小毕业后,我继续读书的权利被剥夺了。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无学可升,公社还没有开办初中,高小毕业的学生都回原校闹革命去了,我要上学也是重新回到秀水完小去参加学校文革。二是父亲总认为我又聪明又调皮,他怕管不住我。那时候,今天破获一个反动组织,明天破获一个反党集团,这种人不是杀头就是坐牢。父亲就公开说怕我长大了,书读多了,也去干这样的坏事。三是家庭确实困难,不是一般地困难。辍学的时候,小弟已经五岁了,小妹有两岁了,一家七口常常遭受饥饿的威胁,哪里有闲钱送我读书。文兄那年十五岁,已经有了四年的农业工龄,父亲也迫不及待地将我送到生产队去做牛倌,让我帮助他挣工分养家糊口。
  就这样,我暂时告别了学校生活。
                         

发布时间:2019-08-28 16:53

上述文字是💠《秀水完小岁月》✨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一念十里桃花开,涅槃中重生

春天,在重生的温度里,万物复苏。冬眠的动物苏醒了,枯了一冬的小草偷偷的探出了头,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里喝饱了水,快乐地生长,大地葱笼,一派生机勃勃。 不知名的山花烂漫地...

[散文随笔] - 2022-10-21 02:03:53

浅秋,深夜眸景

深夜,小区已经入睡。我站在阳台,眸在装满黑色与秋风缠绵调侃的夜空,放出自己的一缕思绪,让她进入更远的地方去看别样的夜空。对面的高楼,排序错致,唯有窗格亮出的灯光在...

[散文随笔] - 2023-06-25 19:31:35

虚度的光阴

喜欢在某一个清晨,径自独步于铺满红砖的小径之上,耳际聆听一首醉人的古风,双眸感受着阳光洒落的温柔,每一阵微风吹拂,总也躲不过岸边纤柳的偷吻,也注定会迎来枝头的鸟儿...

[散文随笔] - 2022-05-08 11:33:24

可能否

如果,我说如果,如果一切可能回归原点,能否重新开始...... 一场暴雨过后,将原本安逸的宁静打碎,空气里散发着浓郁的泥土味和一种随时窒息的热气,屋里固然祥和,屋外依然嘈杂...

[散文随笔] - 2022-05-24 10:04:18

《庆兔兔日记》2002有没有长一点的袜子

2002星期三多云17℃~7℃客厅早上温度14℃PM2.5-138 空荡荡的蓝天上,在靠近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朵亮晶晶的云彩,像一座极致的雕塑品晶莹剔透,孤零零地挂在太阳的上方。太阳已经露出...

[散文随笔] - 2023-06-12 15:06:50

火车故事

编辑荐: 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涌上,思乡之情却始终如一的浓稠,冬日的温暖,随着车轮的转动,一路蔓延 行走在过年前的火车站,进站口皆挂起了红彤的灯笼,候车厅嘈杂的声...

[散文随笔] - 2022-05-05 18:23:52

爱是理解和包容

在每个人的眼里,我生活在一个不错的家庭。 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可以给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并不快乐。因为这是一个妈妈不是妈妈,爸爸不是爸爸的家...

[散文随笔] - 2023-06-17 03:37:23

花儿

1花儿 任凭那些花儿再美丽,再活泼,你若将她从自己的枝条上剪下来,你若将她嫁接在另一个枝条上,你能得到什么结果? 你的原意是为了让她把美丽的笑声撒满处处,她给了你的是不...

[散文随笔] - 2022-08-20 05:04:37

与诗同行,诗海拾贝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诗词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为了检验同学们在朗诵课上的学习成果,7月15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风帆社会实践队在徐闻县角尾中学会议室...

[散文随笔] - 2023-06-07 07:46:26

永不言弃的人生

编辑荐: 就这样品味人生的故事,品味着自己的经历,品味着回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趣。只有这样,才是我的人生路,才是我人生的旅程。 走着路,心头有些模糊,却总是会希望...

[散文随笔] - 2022-10-29 02:23:53

岁月匆匆,星语绵绵

漫步红尘,心事如风回荡夜空。万丈温柔演绎心底的空白,夜风忽明忽暗,情怀短暂,幸福瞬间,痛苦漫长。烦乱的文字婉转阡陌红尘梦,摇曳出飘渺的音符,似秋天的落叶飘散,写满...

[散文随笔] - 2019-01-14 23:17:02

感谢红尘作伴

冬日如歌,善良如莲。不管红尘路上多崎岖蜿蜒,我们都是怀着最初的善良,最深 的感恩,一路前行,一路高歌。因为有这万紫千红的红尘作伴,感谢那些有你,有我,有酒,有故事的...

[散文随笔] - 2022-04-18 15:23:56

经年过往

黑夜可以掩盖一些,与内心无关的痛痒便搁置一旁,看不到,以至于心情不会受到影响。 黑夜可以放大一些,与生活息息的点滴便一拥而上,看不到,以至于内心剥离更加彷徨。 也许...

[散文随笔] - 2023-06-25 11:20:30

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和努力,向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选择大于努力,只是对于那些经过了努力,拥有了选择的人来说的;而如果没有努力过,又何来选择的权利呢。除非是先天条件优越,这就得是另当别...

[散文随笔] - 2022-07-13 19:29:25

新的感觉

下乡环境虽然艰苦,但支教生活却充满乐趣。 今天第一次上科室的课感觉破爽~ 学生没有想象中的淘气,相反他们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一群,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无论...

[散文随笔] - 2023-03-30 13:21:05

原创散文,六婆

故园苇子沟,村中有处唤作簸箕弯的地方。住着大户老贾他们一家。六婆是老贾家六儿媳妇,也就住在簸箕弯。同院还住着六婆,四婆还有五婆。只有大婆二婆和三婆在别院居住。 贾家...

[散文随笔] - 2019-08-25 17: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