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康家戏台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康家戏台》,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康家戏台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我的出生地有一座戏台,戏台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未年。因当地人是康姓家族,所以戏台取名康家戏台,远近十里八乡的人们没有不知的。戏台于我是一副抹不去的画,那一幕幕情景时常从画中跳入我的梦乡惊醒了多少时光,也把时光抚慰。
  
  今日戏台仍在,我的记忆也在,我儿时最热闹的记忆却也是在那里。记得小时候,我常去康家戏台,不是去看戏,也不是顽皮爬上戏台玩耍,只是紧靠戏台旁有一条小河康家溪,那是我儿时常去游泳的地方。有数不清的日子经过戏台,时间长了便对戏台有了莫名的好奇,有关戏台如烟的往事在梦中自由演绎遐想,演了再演。这座戏台,这条溪水,绊住了我儿时最天真遐想,也把我人生最美好的梦留在了那里。
  
  康家戏台座北朝南,砖朩结构,硬山屋顶,飞翘的屋檐,面宽6米,进深8米,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戏台用青砖做基脚,戏台距地面高2米,用木板台面,台前有4根粗圆木前后错开支撑架梁,戏台后厅木结构为穿斗式,横梁上有鸟曽雕像,屋顶两端各有一条腾飞的龙,是一座典型的湘南古建筑。其实戏台不是孤立的,在戏台的右边原有一座康家祠堂,却被岁月抹去演变为一座学校;在戏台左边原也有一栋靑砖黑瓦的古民宅,也被时代进化为几座二层现代楼房。
  
  阳春三月,我从十几里外的家又来到康家戏台。儿时的家离戏台不远,如今的家虽远离了它,思念却没有远去。伫立戏台前,空旷的戏台四周除了我再没有他人;静静的如梦境,冷清的如隔世;古戏台似乎在等我,冥冥之中我一定要来。在初春的暖阳照耀下,饱经风霜的油漆斑驳的古戏台更显其苍桑,我肃然面对,泪从眼眶溢出。我记不清来过多少回了,却从来没有在这看过一回戏,道是年少时每逢国家有重大的活动,便会在这里集会或宣誓或追思。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古戏楼,还与中国革命领袖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渊源,也应是一座浸染无数革命先烈的红色戏台。如今成了红色教育基地。许多离开这方水土的人再次回到这里,会伫立戏台前抚今追昔,缅怀革命先驱,回味当年戏台上那一幕幕带给他们欢乐的时光。
  
  前不久,听说毛主席当年居住的那家康汉柳饭店还在,这次便在戏台的左后边寻到了。那刻正遇到在忙碌的康汉柳革命先辈的孙媳今年也已是八十八岁高龄的朱氏。康汉柳饭店砖朩结构二层小楼,与戏台相比更显其苍老,用摇摇欲坠更为贴切。此景由不得你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年代,脑海便有鲜活的画面和人物涌现出在眼前。老人告诉我,一九二二年毛主席来考察水口山工人现状时就住在饭店二楼,并在饭店和戏台楼上召开地下党组织秘密会议,同年12月5日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由此拉开帷幕。如今饭店和戏台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也是对老一辈革命者缅怀和让后人不要忘记那段血腥风雨的峥嵘岁月。
  
  老人健谈。当叙说康家戏台往事时,布满皱纹的脸便舒展开来,因激动浑浊的双眼也有了精神。她说旧社会,戏台常常演戏,十里八乡的都来看戏,夜晩还有众多乡民打着火杷赶来,戏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循着老人讲述仿佛置身其中:紧密的锣鼓声在耳畔响起,一位轻盈的青衣转入台上来,姑娘捻兰指,纤纤碎步,旋身回袖花旦,小旦、粉墨登场。一曲罢了,台下观者掌声雷鸣,一张张质朴的脸露出欢笑。沉浸在这般热闹的画面里,我早该来了。老人还告诉我,在这戏台周边不太远的地方原还有两座戏台,但早已被岁月湮灭,令人惋惜。有人说康家戏台神秘,也有人说有神灵保佑。它历经世事风波,历经战火消烟,就是烧杀抢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兵临戏台下,也不能伤其毫发,挺直了腰仍矗立在此。它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不朽的丰碑。
  
  临别之际,提出与朱奶奶在戏台前合影留念。在阳光照耀下,布满皱褶的老人脸上有了一丝红润,精神似乎更硬朗了。在我心中老人就是这座古戏台,执著是我的信念。康家古戏台,今虽已淡去了它的热闹与辉煌,只要戏台在便有来者,我的思念便有了依托而丰满。
  
  汤晓鹏2017年3月12日                          

发布时间:2019-08-25 16:33

上述文字是💠《康家戏台》✨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站在世界之涯

站在世界之涯,胸口哀愁延绵起伏,滑落的眼泪滚烫,期盼坠落片片。望着前苍,茫茫一片。 至今,每当雨季来临,我无论驻足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会哭红眼眶,湿了淡妆。三千风...

[散文随笔] - 2022-04-09 02:35:30

秋天的月菊

编辑荐: 但不顾风雨仍多彩地盛开,即便知道不远的日子会遭暮秋的霜杀,也即便萧杀落红也是有情且是多彩的! 一谷的秋凉催开了乐都盆地的月菊花,悄然地在朝阳山麓衰草丛间盛...

[散文随笔] - 2022-01-17 15:31:35

小王那点事

...

[散文随笔] - 2019-07-24 23:19:57

曾经的那个年代,曾经的我们

过去的这个夏天,我似乎是决意要与激扬的青春来场不欢不散的约会。 从《中国合伙人》、《致青春》到《小时代》,一部又一部写满青春梦想的影片被我找来,在夜晚那些静默的时光...

[散文随笔] - 2022-11-15 20:42:33

废品

寒冬的早上,上班的人们忙着工作。小区儿童乐园那里充满孩子的嬉戏声,大妈大爷们一边晒晒冬阳,一边含饴弄孙,一老一少两代人悠闲自得,多么幸福的家园。 这孩子多可爱呀!你...

[散文随笔] - 2022-04-06 07:09:51

植物笔记(二)益母草,拔地而起指苍穹

在这个4月,与清明节擦肩而过的中旬,老去已很多很多年的外公忽然报了一个奇特的梦,将远在外省的老弟牵回心中的故园。 1、 姑姨舅三家表兄弟齐聚,八九人,出发。借力丛棘小树...

[散文随笔] - 2022-02-27 17:53:09

故乡的鞭炮声(散文)

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放鞭炮。可是,故乡的鞭炮声,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祝贺春节,而且还为了赛致富。 记得童年时代,我的好友阿才,他家每年春节放的鞭炮达百...

[散文随笔] - 2019-08-28 01:02:26

连队的歌声

连队的歌声 (新疆第七师王慧萍)这些年,我去过许多的连队。 我是一个对团场连队和广袤田野有着挚爱的守候者,在我的脑海里一直保存着对于《人生》、《我们连队里的年轻人》、...

[散文随笔] - 2023-04-04 00:05:54

driver老唐(西澳印象之一)

driver老唐 (西澳印象之一) 霄 罡 西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一个州,约占澳洲三分之一面积。此处植被连绵,地广人稀,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富有原始风貌,是令人最能领略澳洲风情的地...

[散文随笔] - 2019-08-06 20:33:51

夏,只余留在记忆

编辑荐: 花,在夏日绚烂,树,在夏日葱茏,水,在夏日清冽,志,在夏日高远,而青春,则在夏日放肆的张扬。夏,只余留在记忆中了。虽无限怅惘,也只能将那份记忆如美酒封存珍...

[散文随笔] - 2023-05-30 21:37:04

浅谈错过

浅谈错过 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最美的年华,总在不懂得珍惜前就悄然流逝。最深爱的人,却总在来不及用心前就悄然远离,我们在等待彷徨中不经意错过,在失去落寞时刻意追寻...

[散文随笔] - 2023-05-28 09:26:54

阅读是一种自我修行

最近读一本书《亲密关系》,里面有句话说的极美读到它,是一种缘分,也有可能是觉醒的开始!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对每一本好书,我都会抱着崇敬的心,把书放在桌上,便是桌前坐了...

[散文随笔] - 2022-06-12 14:58:12

放下执念,笑对生活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故,顺其自然,莫因求不得而放不下。 有些东西,注定与你无缘,你再强求,最终都会...

[散文随笔] - 2022-07-28 16:15:53

是谁教会你敞开心灵的眼睛(一)

已经快三年没有在短文学发表文字。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发生很多的事情在慢慢改变着我。就在这个月我突然有提笔写文字的冲动。当时一直都没有动笔写,我不知道用怎样的名字?才能...

[散文随笔] - 2022-07-14 04:10:04

那个曾经念念不忘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晚上临睡之前,忽然收到闺蜜发来的一条微信,内容是:那个曾经念念不忘的男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我看了一眼已经进入梦想的诸葛先生,又看了看闺蜜发来的微信,于是快速地在键盘...

[散文随笔] - 2022-12-16 11:27:56

寒风中的残叶

飘落的雪花,记录着季节的更迭轮回。瑟瑟的寒风中,却总是能看庭院中那颗枯瘦的树上摇摇晃晃地挂着的那一枚清瘦的残叶,顽强地独恋枝头。 摇曳间,似向匆匆的过客轻语流年的故...

[散文随笔] - 2022-07-01 21: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