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北京》篇:(9)
参拜于谦祠 文/习之
早晨不到八点,就骑着共享单车赶到同仁医院,代同事复印病历,很是顺利,不到一小时就办妥了。没有公务在身,便觉轻松,虽说天气阴沉,但心情还是愉悦的。忽然,有了去附近的景点逛逛的想法,打开手机高德地图一搜,不错,同仁医院东北六百余米处,便是“于谦祠”,二话没说,走着去看看。
我对于谦的熟悉,还是源自于以前读过的,他的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铿锵有力,义胆忠魂的诗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略知道于谦是明朝保卫北京城,英勇抗击外寇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带着对英雄的崇拜,疾步祠堂而去,十多分钟功夫,于谦祠就在眼前了。
于谦祠位于东城区西裱褙胡同甲23号,华夏银行东邻。我去的有点早,祠门还上着琐,我以为是否不对外开放,正寻思间,一个穿制服的小伙子走来开门,我上前询问,是否可进去,小伙子点头示意。我忙站在门外来了几张手机快照。
于谦祠坐北朝南,红色古朴的大门上方的横梁上书写着金色大字,“于盅肃公祠”,二门的横梁书写“丹心抗节”四字。工作人员随后把展室门打开,进入院内,显得有些寂静肃穆。院内东侧是奎光楼,两层,上层为”奎星阁“,悬”热血千秋“木匾,正房5间为堂室,供于谦塑像。
于谦祠分前后院,前院内有两棵粗大的枣树,为什么是枣树,有何寓意?我随即百度查阅资料,果不其然,枣树,“象征着一个坚韧的战斗者,又张扬一种顽强抗争而不惜粉身碎骨的精神”,这不正是于谦的化身和精神所在么?
我首先进入供有于谦像的展室,进门正堂便是于谦像,我谦恭的叩首三拜,默默祈祷英灵。像的两侧是一副对联,上联,“丹心托月”,下联,“赤手擎天”,横批,“热血千秋”,实乃名副其实,展室全面介绍了于谦的丰功伟业。
不妨,随着我的目光。一块走进英雄的那段历史,“于谦(1398一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中进士,步入仕途,任过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曾平反冤狱,赈济灾荒,深受百姓爱戴,以至在任兵部右侍郎之际,仍巡抚河南、山西两省。’土木之变’后,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率军民保卫北京城。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1457)将于谦杀害。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特诏追认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万历十八年(1590)时改谥“忠肃”,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
从展室出来,前院的其他房间都还上着锁,可能是不对外,还是不到时间。去后院去一下,后院的一棵枣树和一棵粗大的核桃树,高大醒目,几乎覆盖整个院子。我想核桃树也是有讲的,百度一查,如此说法,“桃辟邪。核桃历来被称为吉祥之物,核字谐音为’和’、’合’二字,象征着平安幸福,和睦康泰。将核桃锯成薄片,做成’辟邪’挂件。或摆放家中、或随身携带,能镇宅驱邪、带来好运。”这也许为我们的英雄祈求平安的吉祥树吧。
前院的展室是前言和事迹介绍部分,后院的展室便是后续和结束语了。同样,展出的是于谦历史的丰功,展室正堂就是著名《石灰吟》诗,还有几首在地方做官员时,途中而作的忧国忧民的诗篇,同样感人至深。
后院的房间很多,打开的就这两间展室,问询工作人员,不对外。看来今天的参拜就如此而已了。离开于谦祠前,还是随着我的目光,品读一下这段结束语吧,算是这次参拜的收获:
“于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吏的杰出典范,文武兼备,忠心报国,清廉无私,刚正不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一生的写照,他的高尚的官德和忠勇气节,在北京历史画卷上谱写出浓墨张彩的篇章。于谦的忠贞事迹感召和鼓舞着后代的仁人志士,他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永传万代”
我想,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于谦的这种“文武兼备,忠心报国,清廉无私,刚正不阿”的精神,永远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0一八年五月十八日
发布时间:2019-08-04 22:34
上述文字是💠《参拜于谦祠》✨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话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总是一副很轻松的样子。而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没被生活抛弃。你郁闷的只想指着上天破口大骂,可是,又怎么样呢?别人的依然...
薄漾轻纱,淡然浅雾,轻笼了烟雨城廊,让置于其中街巷,有如祥云缭绕,人车仿佛腾云驾雾,这就是我看到巴蜀香城秋晨一隅。 水墨式图画,一点点洇染,泅渡秋的回廊,太阳如同羞...
4月12日,时值阳春,乍暖还寒,但热电二楼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 下午3时许,集团公司王辉董事长、冯立信副总经理与近40位热电员工代表,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旁,解疑惑,谈民生,...
经过了冬的清冷,合着这丝丝缕缕的轻风,春正悄悄地走进我们的视野,那点点滴滴的温暖正滋韵着这时节。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既使还没有那柳绿花红的媚,但是这漫延至溪...
走下土坡,陆与水就于地面相接,鞋子几近碰触到水面,但无一朵淘气的浪花打湿脚尖,从来只是漫步精致的岸边俯瞰湖面,却从为如此自然的亲近,如此平等的站在水的身边。向远处...
编辑荐: 站在人生之秋的境地,便产生了丰富而富有感触的联想。由大自然中异彩纷呈的秋叶,我想到了它由嫩绿到浅绿、到深绿、浅黄、深黄的发展过程。并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人生...
每一段青春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我们为自己身体的变化苦恼和兴奋,也因对不稳定的激素和躁动的荷尔蒙感到焦虑不安,十二岁到十六岁花季的少年和少女探寻着喜欢和爱,初次体验...
社区是脉动的血液,牵挂着其中生活的人们,能够幸福快乐,相互濡沫,在阳光缕缕,和风细雨,包括电闪雷鸣,冰封雪冻时节,以一腔赫赫堂堂正能量,演绎朴实无华岁月长廊。 我居...
学会转身,才有路走。 李清照有这样一首小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为宁折不弯、铁骨铮铮的项羽深感惋惜,提出了假设,好像只要项羽过了江东...
编辑荐: 倚在窗棂,听雨在心底的梦呓,我早已把它放入心里,我愿意用灵魂呵护着无言的美丽。 清晨,睡在床榻上,听到春雨敲打窗户的声音,像音符在跳跃,听雨的声音,是一种...
轻倚岁月,浅读流年。静许,一份禅意,人生安暖;一份清浅,时光无恙。拾一抹岁月静好,种一份懂得,光阴漫过秋日,收获一朵嫣然于心中,诉一段心语与禅,让一纸素念随风随雨,...
1956星期六小雨22℃~16℃室内温度22℃PM2.5-40 PM2.5从前天的一百零四突然降到昨天的二十四,雾霾的断崖式跳水让我们受宠若惊,雾霾是现代人的一个心病,看看大街上戴口罩的人的增加,...
最近看了一些自然和人们的故事,拉丁文学笔触下的温和和残酷,像卡带一样播放着四季里一个一个鲜活的春夏秋冬,让人慢慢地,被沦陷。 像是多年不见的好友紧紧拥抱时的那种无以...
南昌城东,有个江南园林式的主题公园贤士湖公园,虽然不大,但设计精巧,清幽秀丽。亭台楼阁,镶嵌在绿树碧水之中。岸上曲径通幽,湖中小桥蜿蜒。贤士艺术馆掩映在郁郁葱葱的...
同心启动,大洋启航 发布日期:2017-07-13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黄荣华 陈婉君 2017年7月13日,同心筑师梦,协力建大洋岭南师范学院数计院同心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编辑荐: 也许在你们看来是一种消极,佛系,但我觉得这反而是一种,释怀,解压。 突然意识到好久没有用文字记录一些东西了,也许是最近过度忙于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