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插队苏家塬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插队苏家塬》,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插队苏家塬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一九六九年的一月二十一日我登上了从北京直达铜川的知青专列。经过一天一夜的行程,列车缓缓地停靠在铜川宜古村火车站。

到达铜川已是傍晚。狭小且破旧的车站一下子来了上千名插队学生,拥挤、混乱,嘈杂的场面就可想而知了。接站的工作人员费了好大的力,才把人群疏导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步行来到附近的一所中学。

校门是用红砖砌的方形立柱,两扇敞开的大铁门挂在立柱上。也许走的匆忙,没有留意校牌挂在什么地方。入住之后才知道那儿是铜川市第二中学。学校面积不大,正对校门的是一栋四层教学楼。离教学楼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水房。

学生放寒假了,闲置下来的教室被用来做为我们临时休息的地方。教室内的桌椅板凳已被清空,用草甸铺了几行地铺算是有了睡觉的地方。我放下行李,躺在地铺上真是舒服极了。

夜幕降临,街道上的路灯很少且昏昏暗暗。

黑压压的天,黑洞洞的山。世界仿佛瞬间变得狭小了。

简单的洗漱后,怀着对陌生地方的好奇我走出了校门。

铜川市是个煤城,它沿川道而建。一条马路从东到西贯穿于整个城区,其长度不足十公里。这也许是我见到的最小城市。街上没有汽车行驶,就连自行车和行人都寥寥无几。沿街那些低矮的平房一间挨着一间,偶尔会有几座不高的楼房出现。三、四层高的楼房当时在那儿就算是豪华建筑了。走了半条街发现所有的店铺都关门歇业了。

夜深人静,看着窗外那些闪闪的繁星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九点左右,几十辆披着绿色帆布蓬的解放牌大卡车依序停靠在马路边。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按照分配名单,大家分别上了不同编号的大卡车。车内没有坐的椅子或板凳,只能站在车厢两侧,手紧紧地拉住车帮,以防在颠簸中跌倒。

汽车在寒风中出发了。站在车厢里看着从眼前飘过的市区渐渐远离,荒芜的山坡,冰封的小溪,不大的村落不时的从眼前闪过。

金锁关是铜川至黄陵、延安的必经之路,金锁关也是关中的北大门,从地形上看,金锁关有三座山,呈“品”字形鼎立。它山势险峻,自然风光独特,自古就是个“襟喉要地”。车从那里经过时它的自然状态还是吸引了我。虽说是寒冬,山上的青松却翠绿依然。山涧的小溪虽已结冰,但蜿蜒流淌的踪迹仍清晰可见。

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又行进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终点——偏桥公社。车停在百货公司门前的街边。县里和公社组织的各村老乡都在那儿等候我们的到来。

苏家塬队派了几名年轻力壮的社员来接我们。他们牵着毛驴拉着架子车来到我们乘坐的卡车边,把十几个沉甸甸的箱子摞在架子车上。

陕北的架子车不像平原地带农村的大车那样,是用牲口驾辕和拉套。他们是人驾辕,毛驴拉套。一声吆喝,出发了。我们跟在他们的后面步行,走向了苏家塬村。

沿公路走了几公里,在一个半坡地段进入一条土路。说是路,有点夸张。其实就是一条便道。它不是人们专门修的土路,而是几十年人们进进出出,走的人多了自然形成这么一条道。弯弯曲曲的道、坑坑洼洼的路面,架子车走在上面来回摇摆。驾辕的“车把式”一个没注意架子车侧翻了。箱子滚落在地上,好在没有伤着人。重新装好后继续前行。

离村口越来越近,在远处隐隐约约的看见有人影在动。走到近前才看清楚那是一些迎接我们的社员。

“欢迎北京知青到农村落户!”

“向贫下中农学习!”

在一阵阵热闹的欢呼声中乡亲们把我们接进了村子。

苏家塬村不大,人口不到百人。村民住的是土窑洞。窑洞依山而建。在山坡向阳的那面,村里从上到下修葺了几排土窑洞。每家窑洞前都堆放着一摞摞烧火做饭的柴火。窑洞里不时有青烟冒出。

村干部带着我们来到最下层那排窑洞。那是一个不大的小院,里面有四孔土窑。队长告诉我们那就是安排给我们的住的地方。正对院门的那间是给男生住的,靠右边那间是给女生住的。

窑洞的木门打开着,里面有几个中年妇女正在忙碌着做饭。窑洞里有些昏暗,右边是一个土炕,和土炕相连的是一个灶台。灶台上架了一口很大的铁锅。灶膛里噼噼啪啪的烧柴声不时的传入耳中。从灶口处映出一片红光。红光照亮了烧锅的妇人,只见她一手拉风箱一手不停的往灶里添柴。不大的功夫锅开了,切好的面扑通扑通的进了锅。

那天队里特意派人给我们做“油泼辣子面”。时至今日“油泼辣子面”也是陕西的名吃。尽管我们没有吃辣子的习惯,但乡亲们的那种盛情还是让我非常感动。

陕北的一月是冰封的时节。土窑洞内的温暖却让我们感到一丝温馨。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乡亲们一个个无声无息地走了。

一间窑洞、一个土炕、一口铁锅、一堆柴火还有一张大面板,这就是我们的“新家”。

原来在北京有的自来水、电灯、煤气灶,现在都没有了。就连最不起眼的煤球炉子也没有。

后来,渐渐地明白了。从户口迁出的那一刻起,我们身份的就变了。我们不再是城里人了。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准农民”。

一晃在村里生活了几个月。当初队里给我们准备的面粉就要吃完了。以后的一切都得靠自己解决。

砍柴、磨面是当时生存必须做的两件事情。

有一天轮到我去饲养室借牲口准备磨面的事。

生产队穷养不起马就连骡子都没有。只有五头驴,能干活的有四头,另外那头是半岁的小毛驴。

饲养室在村头的老槐树下面,看见我来借驴饲养员郝家二伯说就剩下“四十万”了。“四十万”是村里一头老毛驴的雅号。据说那头驴是五十年代初村里花四十万买回来的。(五十年代初的一万块钱兑换后来的人民币一元)。驴的寿命就二十年,掐指一算那会儿“四十万”已经十七八岁,其实它早就该“退休了”。没办法,谁让它摊上一个穷山村呢。

“四十万”老了,走路慢慢腾腾。我牵着“四十万”晃晃悠悠的走出饲养室。

几个女生已经把麦子、磨面的罗都准备好了。我牵着“四十万”进了磨房。它很听话,默默的站立在石磨旁任凭人们的摆弄。

驴老了皮毛没有了光泽,原本竖立着的耳朵也向后耷拉着。眼角上还残留着灰白色的眼屎,无精打采的眼睛半睁半闭。给驴带好眼罩后,“四十万”在吆喝中抬起驴蹄拖着沉重的磨盘艰难的走着。

磨面是一个粗中有细的活。磨面前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麸皮倒在石磨上,目的是把磨盘里面的杂物清理干净。接下来才把用水浸泡好的麦子倒在石磨上面。磨盘上有两个漏孔,麦粒随着磨盘的转动被碾碎,像雪片一样纷纷落在磨盘的平台上。当破碎的麦子堆满半个平台时,就得用簸箕撮起,然后倒入罗中。磨房里有一个长方形的敞口专用木箱,木箱内鑲有木制轨道,把筛面用的罗放在轨道上前后推拉,面粉透过密密的罗网落在木箱里。剩在罗里面的残渣再次到入磨盘,循环往复的去磨直到只剩下麸皮为止。磨一斗麦子大约要用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四十万”老了,走不动了。不论你怎么吆喝,它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着这头可怜的老驴,就由它去吧。半个时辰过去了,“四十万”缓过神儿来,又抬起驴蹄又开始了它新的征程。

一阵阵西北风呼啸着刮了过来,土窑洞那两扇破旧的门被吹得吱吱作响。风带着哨鸣声透过门缝进来了。我们几个人蜷缩在土炕上拉开被子紧紧的裹住身子。

纸糊的窗子挡得了风却挡不住寒,唯一可做的就是给土炕添柴加火。风在吼,风在刮,灶火越烧越红。

坐在炕上看着灶台那红彤彤的光亮变得黯淡下来的时候,就知道又该添柴火了。木柴不耐烧,干柴很快就被烧完了。剩下的只有砍回来不久的新柴。新柴水分大送进炉膛便是一阵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燃烧的柴火又给窑洞里添了一道明亮的红光。

在冰冷的窑洞里,最能安慰人的就是这红红的火光了。

这时又刮起一阵西北风,风旋转着袭来。原本放射红光和热能的灶台,突然变成一个偌大的烟囱出口。浓浓的白烟瞬间弥漫了整个窑洞。我们被熏得眼泪外流。几个人赶紧下炕,有的去开门,有的去堵灶眼,一阵忙活。风走了,灶里的柴火又重新燃烧起来。

又是一年西北风刮起的时候。去老乡家聊天取暖就成了常事。

民兵连长老郝家离我住的地方很近。爱说爱热闹的他,就喜欢有人来和唠家常。

他家的窑洞收拾得很干净。门缝糊的很严,风吹不进来也屋里也就没有那么冷。他家除了烧得热乎乎的土炕外,在炕边还摆放着一个脸盆大小的火盆。

火盆、火炕给这间不大的屋子,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火盆。老郝见我好奇,便告诉我,火盆是苏家塬冬季必备的东西。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制作。先取来上好的黄土,把麻铰成一寸多长的小段,然后和黄土放在一起和成泥。泥和好后,放上几天,不时的往上淋些水。做这些都是为了让泥不开裂。泥醒好后,取来一个大小和深度都合适的瓦盆,倒扣到地上当模具。把泥反复摔打拍成片,然后一片一片的往瓦盆上贴,厚度大概在三厘米左右,直至把瓦盆包严。然后把它放在阴凉处阴干。干透就可以取出裹在里面的瓦盆,再把泥盆放到阳光下二次晒干。这样一个火盆就算做成了。

火盆烧的是碳或枯树枝。

冬天,做完饭,趁灶膛里的火还没有化成灰烬,把它扒出来,放到火盆里,一家人一天的取暖就靠它了。如果晚上火用不完,还可以压实,第二天早晨把上面的灰倒掉,下面的火在充分接触空气后又是红红的一盆,是真正的“死灰复燃”。

火盆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在火盆里烧土豆、烤馍。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今天坐在书房。看着窗外被西北风刮得来回摇晃的树枝、树干。又让我回想着土窑洞里的火盆、火坑。回想着当年的乡土乡情。那是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记忆,那是一幅淳朴的不能再淳朴的生活画卷了。

                         

发布时间:2019-08-03 21:12

上述文字是💠《插队苏家塬》✨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舌尖上的记忆

在隆昌,老师和学生吃的都是大锅饭,一个锅里做出来的,菜都是一把大铁铲下炒出来的,米和馍馍都是一个大锅里蒸出来的,省时省厨具也省了学校的开支总之,隆昌人多,吃饭的嘴...

[散文随笔] - 2022-04-30 01:54:35

晨曦情

朝霞飞上了蓝蓝的天空,东方泛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红。蟋蟀一夜的浅吟低唱就快要谢幕了,金秋的微风,轻轻地把眼前的美景,和谐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 清晨在庭院里散步,很是...

[散文随笔] - 2022-05-14 15:34:10

一盏灯花为谁无眠

夜寂寂,吞噬丝缕愁绪,风萧萧,吹落树梢红瘦,月凉凉,轻拥草绿露寒。一盏灯花为谁无眠,挽梦,梦不语,轻品一杯孤独,半苦涩半甘甜。守着寂夜,将经纶点亮,为寻陌上花开的...

[散文随笔] - 2022-09-02 06:24:55

儿时的雪

小时候,自己踩着自己的影子玩。那时虽然跑得快,但影子更灵活,从来也追不上。这个顽皮孩子的笑声,在某个冬日的午后,叫醒了我。 娇艳的阳光,明朗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鲜亮...

[散文随笔] - 2022-04-07 01:18:57

匆匆都是意识过去了,慢慢都是感知出将至

编辑荐: 是最平常的时间都有复杂到简单的进步,是最平淡的方向都有俗世的礼尚往来到雅界的谈笑风生。 从年少到花甲多么慢,我的青年也匆匆,从少年到老年多么匆匆,我的中年...

[散文随笔] - 2022-01-29 21:42:13

注意力的时间,落出世界出彩

注意力登过任何人的世界,也出现在任何场合中,注意力是精神节奏的外形,分布在现实路上有造型。 注意力多的地方,故事也多。 一个人沉浸在工作中,分分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行...

[散文随笔] - 2022-05-15 03:22:08

尘埃之上

尘埃之上,喧嚣之上,寂静潜藏在星空。车轮声之中,脚步声之中,宁静淹没在人潮。举目四望,黑色充盈眼中,红色的灯光鲜艳刺目。风顺着街道流走,溜过清道夫的扫帚,溜过她的...

[散文随笔] - 2022-08-22 18:20:51

动漫,煮文字

编辑荐: 再一次转身,与喜欢撞了个满怀,遥望中的你,如此的倾心,动漫煮文字,是种感觉,也是种生活。童心里畅享人生,能凝滞时光,也能锁住幸福! 一些事,兴起的时候,在...

[散文随笔] - 2022-01-27 04:51:10

追赶红叶飘过的季节

不知道是自己想颓废还是年龄的问题,今年以来总是少了很多的激情,尤其是对生活中那些以前老感受到的美丽和心跳居然一下子都消失了。有空的日子坐在桌前也是放点音乐发呆,一...

[散文随笔] - 2022-12-23 06:37:41

我的家乡叫“安宁”

安宁:百度百科解释说,安定、太平,康宁、安康,谓之心情、环境、气氛安定平静。百度汉语解释说,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心情安定、宁静。我觉得,不管怎么解释,总的来讲,内...

[散文随笔] - 2022-02-19 10:33:41

一次难忘的买菜

长这么大,家务,做了不少,好似夜空中的繁星,却没有留下许多印象深刻的记忆。现在细细想来,只有那一次买菜的经历挥之不去。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从床上揪了起来:去买菜。我...

[散文随笔] - 2019-07-23 11:50:19

花甲老人的赤子之心

花甲老人的赤子之心 下午天气放晴,我们实践团四人出发去浮星桥校区访问退休老人。 由于对地方的不熟悉,我们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找到老人的家。期间,老人和我们通了许...

[散文随笔] - 2019-09-11 04:35:59

时光清浅,只争朝夕

夜深人静最适合沉思,与清风朗月相约,喝一杯浓郁的咖啡,于是我们忘记了时光,忘记了岁月。 也许是青春太过任性,一路走来,我们有许多的遗憾,化作深秋的霜雪,遗忘在季节深...

[散文随笔] - 2022-07-14 20:12:00

初到之感

一场雨带走了夏日的炎热,迎来了三下乡的第一天。 今天一早我就和几名小伙伴一个结伴出去“早市”购买食材。雨后的风带着一丝微凉,吹走了我们的睡意。我们怀揣着希望与担忧来...

[散文随笔] - 2023-04-01 06:03:38

十日下乡行,浓浓支教情

“大学生三下乡”即是指把文化、科技、卫生等带下乡去,是各高校在暑期开展的一项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这...

[散文随笔] - 2019-08-02 06:21:16

在云里和你重逢

是第几次梦到你了?早已数不清,趁着天刚蒙蒙亮,再细细回味梦中的相见,体会甜蜜苦涩交织的不舍,放下心中执念,只愿你以后的日子顺遂安康,少了这多牵挂,应该和幸福靠得更近...

[散文随笔] - 2022-08-08 05: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