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伟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民俗学专家高巍介绍,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寒衣节”,在冬天到来之前,群众选择向祖先“捎包袱”的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纪念之情,是中华民族“祖先崇拜”文化的表现。
明天就是“十月一”了,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寒衣节”。
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一天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特殊意义。
今天是农历九月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行几人车马劳顿赶往一位朋友家共同为他几天前病逝的老父亲送别。虽然今天无雨,但是连日来降雨降温,冷空气席卷大地,只觉得此时的气氛更为落寞苍凉。挽帐一直从路口延伸到家门口,就连院子外边的墙上、堆放整齐的柴火垛上都披挂着一条条寄托哀思的黑底白字的帐子,不免让人陡然悲从心起。而另一户人家,远在几十里开外,也是满院子头顶孝布,身着白衣的人出出进进,来来回回地穿梭,忙碌。原来他们是要为主人家已故的高堂立碑呢。
我,此时此刻,想到了我的奶奶。
奶奶去世快11年了。那年冬天很冷,对我而言,老人家走得很突然。临走时,我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因为当时刚调到一个单位没几天,假还不好请,我上班走时奶奶正有病被爸妈送去医院看医生,大家都以为是老毛病,可没想到,她这一次去,就没能平安回家。
知道这个消息,是从老公那里。记得他那天晚上连夜赶到我们单位,并亲自去跟我们领导请了假,说是天一亮就出发回家。性格开朗的老公几乎一夜不大说话,闷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我只是隐约觉得有什么事儿,却又不敢问。终于熬到天亮,大概不到六点吧,反正所有人都还没起床,悄悄叫醒门卫大爷为我们开了门,趁着微朦的夜色就匆匆启程往家里赶。
一路上,老公开着车,表情凝重,还是不说一句话。行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老公突然减慢了车速,小心翼翼地说:“我跟你说件事儿。”“哦。”我一边应着,一边扭头看着老公。他并不看我,继续目视前方,专注地开着车。接着又是沉默。顿了好一会儿,他接着说:“咱奶不在了。”我惊愕地望着他,然后扭头不语。泪,不由自主溢出眼帘,无声滑落。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像冰冻了一般。冰人儿一样。除了一行行不停滚落的热泪,其余肢体所有的部件全都僵在了那里,动弹不得。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温度。
直到车开到我家门口,仍坐在车上一动不动,不言不语。老公下车问婆婆要了她自己小时候家里老人去世时穿的那套白衣服,还有白手帕,头跟,装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递给我。我木然地接过,大脑一片空白。
回到家,大门外的墙上是寒风中高高飘着的白幡,院子里是头顶白手帕的亲人们,堂屋正中,奶奶静静地躺在新漆油亮的木棺里。
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奶奶,我回来了!”手扶冰冷的棺木,只觉喉头一阵阵发紧。泪水像开了闸的河水,一泻而下。想到奶奶从此再也不会和我说一句话,我“哇”得一声大哭,眼睛一闭,两腿一软瘫倒在地。
被人扶起来再去看奶奶时,心头已然荒芜。这个世界上,最疼我的去了。永远地去了!一幕一幕,清晰又模糊,模糊又清晰。儿时那个在深夜唱歌给我听,轻轻拍打着我的背入眠的奶奶不在了。病痛时,也不再有人眼巴巴地陪在身边,一遍一遍轻声细语,说悄悄话一样为我祈祷的奶奶不在了。出门时牵着我的手,总怕我走丢的奶奶不在了。上学时送我到巷子口,放学时抱着年幼的小弟弟翘首以盼的奶奶不在了。上班了,默默地将我的白大褂洗得雪白平展展地晾晒在宿舍楼前铁丝上的奶奶不在了。几乎每个星期天去礼拜堂的路上都要抽空去看看我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的奶奶不在了!
奶奶去了,永远地离我而去了。留给我的,只有绵绵的追思,像她当年手里那些竹筒子上呼呼啦啦扯不断的棉线一样,无穷无尽。
奶奶安静地躺在那里,一切装束按她老人家的遗愿,头戴圣洁的白帽,额前大红色的十字庄严肃穆。身着雪白的棉袍,上面绣着一串串紫色的葡萄。脚蹬一双绣着祥云的鞋子。嘴唇紧闭,面容慈祥。睡着了一样,毫无生前的病态迹象。枕边整整齐齐地安放着她平日里双手翻看过无数遍的《圣经》和《赞美诗》。
她那些信徒里唤作兄弟姊妹们的人,都说奶奶是去了天堂。从此之后再也不受人间的疾苦和病痛的折磨。她这是得救了。他们排成行,齐声为奶奶唱着《赞美诗》。
虽是如此,但人间最苦是离别。生离不堪,死别难熬。尘世间的情分,怎就是这样让人心碎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沉默。更不敢跟人提起奶奶。我总无法面对这一事实。作为唯一的孙女,总觉得此生有愧于奶奶。尤其是长大后外出求学工作,郁郁不得志到处颠簸身无定处,一事无成,除了节假日以外几乎很少回家,也没怎么好好陪过她,耐心地听她说说心里话。甚至在她得病后也没尽到我的一份责任,临去世时也没能见她最后一面,故此种种,心里始终有解不开的疙瘩。多少年了,这个疙瘩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想起的时候,只要轻轻一碰,就一阵一阵地揪着疼。
所以,一直逃避,或许是我唯一可以排遣这种内心苦痛的方法了。
之后我很少梦见奶奶。大概,她是怕我太想念她伤心得不能自已吧。我知道就算在天堂,她也还是心疼我的。唯一一次,我梦见奶奶,梦中的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几个吃煎黄馍片和炒凉粉,一碗一碗地端给我们,催促我们快点吃,别凉了吃下去伤胃。醒来时才知是梦,热泪沾巾,辗转反侧,再难成眠。
奶奶的安葬仪式也是遵从她生前的愿望,按照一个信徒的方式进行。俗世的礼节亦不再重复。缅怀奶奶,自然也是不同于本地沿袭的规矩如常举行。想念她时,我就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她祈祷,像她小时候为我祈祷一样。我想深爱的亲人总会是心灵相通的。一如天堂的奶奶,和俗世的我。
冬天来了,严寒正式访问大地。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寒衣节”了。萧萧是遥远的离别,切切是浓浓的思念,年年是深深的祈愿。今夜,我也只能,再一次用奶奶所能接受的方式怀念她。静静地为她祈祷,祝福她在遥远的天国,没有寒冷,没有病痛。自由自在地欢歌,笑语。诵经,轻舞。
奶奶,请收下我,来自人间的祝福,和来自这个冬天的怀念与感恩。
卫伟。2016年10月30日。于清馨园。
发布时间:2019-05-08 22:15
上述文字是💠《冬天的怀念》✨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嘈杂声中,妻也缓缓合上了大门,室内,菜肴飘香,一大桌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已完成,一大家老小共十二人也已收拾好心情,准备围坐在一起享受团年饭! 爸、妈,您...
四年前死去的那个人 我叫他爸爸 妈妈告诉我 童话里 人死了也会回来 有一天 妈妈倒了 她说医院不舒服 她想家 我用干草生了火 热了窝窝给她 妈妈好像睡了 我知道 妈妈也去了童话里...
经济危困时期,老公低声下气求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就是没人借给老公一分钱,也不怪他们,老公常弄得入不敷出,没人肯信他。若不是钱逼到绝路,他是不会向公公伸手,老公感觉自...
那一刻,让我刻骨铭心的那一刻。那一刻,让我读懂老爸。 一直以来,在老爸眼中,可以说,我是一个乖女儿,是老爸的骄傲。因为我好强,永不认输的个性,让老爸在学习上对我很是...
我一直在含泪聆听,聆听那熟悉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聆听您终日为我们操持家务的忙碌声,我一直在期待,期盼您别走的那么急、那么快,期待着您再给我们一次爱,是的,正是这一切...
岳母的一生(一) 2015年7月28日,我结束了在武汉一个道场为期7天的打七修行。本来打算第二天一个人再去武汉的中南邮市逛一逛,买一点邮票,也顺便了解一下邮市的行情。不料7月29日...
当父母看到自己会走路那一瞬间,是否也会像我看着宝宝会自己迈出第一步一样,激动的想落泪。今天看见宝宝,可以单独走路的一瞬间,那激动不知如何表达,刚开始走路他是那么的...
在黄昏里行走,望着将暮就暮的夕阳时,心中总会泛起莫名的淡淡的伤感!故乡的河岸上,留下了我多欢乐有趣的岁月,又留下了我多少独步徘徊的背影,我的惆怅犹如平静流淌的河水,永不枯竭...
有的小孩得到心爱玩具时最开心,有的小孩受到大人表扬时最开心,也有的小孩吃到好东西时最开心,而我小时候最开心的是坐在村口石板上等爸爸回来! 因为每一次回来菜篮子里总会...
好久没见表弟了,前些天,我们计划着春节聚聚。今天,总算见面了,就因为见了,我的心里难过,留下来眼泪。 电话里,表弟说,他来了,在小区门口,门关着的,进不来。我急忙跑...
爸、妈二老辛苦一生,兄弟几个又聚到了一起,来到父母的身边,一起好好地与父母说说话,唠唠家常。 一见到二老,迫不及待地说:爸、妈,我已经退休了,驮着负重的车,终于卸了...
据《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人是智慧的,能够知晓秋分的那日白天和黑夜是平均的,如果用长度来计算时间的话,昼与夜是等长...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岁月流淌,我们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可是无论如何,生命都会将继续。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当如夏花一样灿烂。只有你微笑...
编辑荐: 她很懂事,懂事的让我心疼,因为妹妹的出生,本该属于她的怀抱,分给了妹妹,本该属于她的温柔,变成了批评 不用你,不用你,我自己,我自己。 看着三岁的女儿一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