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诗人自居的诗人都干嘛去了?为什么我会有这个疑问,因为我看到以前的诗人都干别的去了,不写诗了。
关于诗歌和诗人,我基本忘记了这个书写形式和这个群体。我业余时间不写诗,且业余时间也不研究诗歌现象。平时阅读不到当代诗歌,也不接触诗人群体。
诗歌和诗人就是这样淡出我阅读视野,慢慢地淡出了我对文学的记忆。
实际上,诗写的很好的大都自杀了,写的不好的搞出版了,不好不坏的搞时评了。我个人认为,搞出版和其他实业不同,得有诗人的激情,但更多需要知识背景,最少需要有这样背景的人做副总。这样,产品不会停留在表面的骚动上。
我尊敬每一个诗人,同时尊敬每一个出版人。更尊敬自杀的诗人,诗人自杀表面是精神分裂。但更深层次,他们把理想主义演绎到极致。不是剩下好不好的问题。
遥想当年,诗歌是何其的风光。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整个中国从地上到地下,都流行诗歌。我记得当时北京街头的报摊,《星星诗刊》、《诗刊》等纯诗歌刊物放在很显眼的位置,其地位和现在的报摊在很显眼的位置放性感女郎杂志一样。那时的诗歌读物和色情读物级别差不多,属于畅销读物。
那时候,出名的诗人待遇很高,和现在的超女、网络红人一样,属于从草根里长出来的明星。很受大众欢娱,尤其深受未成年人的意淫。
我想,那时候,中国产生了无数个诗人,或者以诗人自居的男人和女人。
由于我对诗歌越来越陌生,不读也不研究。所以,我无法举例说明,现在仅存的诗歌刊物活的怎么样了,有多少诗歌群体,还有多少男人和女人还以诗人自居。
现在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很多渠道发泄生理骚动,没必要装的很文学去抒情了。不过,八十年代就不同了,没网络,诗歌是青春期的骚动。换句话说,诗歌是八十年代文学青春期的骚疙瘩,现在呢,大约留下不少麻麻坑坑的玩意。可以叫伤疤,也可以说是沧桑,说的文雅一点,是中年人的青春记忆痕迹。
他们现在为什么不写诗呢?因为他们没有激情了,没有青春期的骚动了,更没有自杀诗人那种理想主义的激情。诗人自杀,是因为诗人对诗歌产生一种极端的理想主义情结,并为纯洁的诗歌奉献终身。我的意思不是说,鼓励诗人都要写好诗,然后去自杀。对诗歌的敬畏,保持理想主义的精神,是真正诗人必须具备的隐形心理素质。
写诗写到一定程度就不写了,是人生成长的正常轨迹,该做出版的做出版,该做商人的做商人,该搞时评的搞时评。他们都成家了,如果还让他们写诗,他们穷的会连裤衩都买不起,一点尊严都没有了。
如果一大把年纪了,还停留在青春期的骚动,躲在黑屋子里写诗,会被人耻笑的,这年头,穷人如果还说自己是诗人,肯定会被人笑死的。因为现在没人读诗了,只能写给自己看,就是那些做出版的曾经诗人,大约不会出诗歌读物,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算的经济账。诗人背景的出版人要是出诗歌读物,这种不赚钱的买卖,他会被资本家骂死。
文化资本主义把那些曾经放荡不羁的诗人招安了,给诗人一个光明的资本之路,但并没有给诗歌一条生存之路。这是两个东西:诗人是文化资本主义赚钱的东西,但诗歌不是。
诗歌和诗人被遗弃了,成为了文学孤儿。抛弃行为的实施者包括那些曾经是诗人的文化资本主义制造的明星。
回过头再说那句话,我的意思不是说,鼓励诗人都要写好诗,然后去自杀,被文化资本主义招安的曾经诗人,理想主义没了。他们没有主动去杀死诗人和诗歌,但是他们被这个时代的文化资本主义招安了,在高喊市场和所谓品味的口号下,和大众价值趋同,抛弃了诗歌和诗人,使诗人和诗歌成为了文学孤儿。
商人以市场的名义抛弃了诗歌,文学以读者的名义抛弃了诗歌,诗人和诗歌成为了孤儿。诗人和诗歌的确应该反思。但是,商人和文学在抛弃诗人和诗歌的前提下,任何讨论都无法恢复孤儿精神世界里曾经阳光普照的时代了。
文学是诗人和诗歌的爹,商人是诗人和诗歌的娘,被爹和娘抛弃的诗人和诗歌能干什么,诗人没爹没娘,真要逼迫他们脱光衣服到大街上搞行为艺术,高喊我是诗人,给我馒头和矿泉水,我还要做爱吗?这样只能让诗人和诗歌越来越孤僻,远离大众,而且警方会把他们抓起来,以扰乱社会治安的名义送进大牢。
有人愿意成为孤儿吗?没人愿意,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80后和90后,有叫得响的诗人吗?即使有诗歌情结的80后、90后,也会习惯在网络讲述或真或假的色情,没人愿意去写基本没有点击率的所谓诗歌。
诗人和诗歌是曾经是文学史匆匆的过客,留在文学的记忆中。到了22世纪,文学史的专家估计会这么回顾这段历史:21世纪早期,文学更多是在关注色情和市场,这段时间中国没有出现诗人。
发布时间:2022-01-23 14:58
上述文字是💠《诗歌和诗人:被生活遗弃的文学孤儿》✨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打从有记忆开始,我就生活在这个小镇上,这个镇有条江,叫瓯江,小时候经常见很多人从江的这岸游到那岸,欢欢喜喜的男孩,静静观望的女孩… 于是乎我想起了那条船,一直都存在...
美文精选一: 爱一个人是什么表现 1:不在一齐的时候依然让对方很放心有安全感,不是见不到对方担心和害怕,而是愉悦的想一个人的感觉 2:学着让自我更适宜对方,让双方都觉得更适...
我们的一生里总会遇到这样一个人,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以为离得很近却永远无法靠近。生命的轨迹不断的交叉,一个点,又一个点,却始终分道扬镳。---文:篱落疏疏 翻箱倒柜找旧...
春,《说文》中注:推也。从屯,从日,春时生也;《尔雅释天》内解: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公羊传隐公元年》释义为:春者何,岁之始也。 春,在《...
离开家已经四年了! 在部队过了四个年,从来未在家过年,每次亲朋好友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过年,我总是说今年不行了,要不明年吧!很想回家,但又不行,部队就是这样子!当千家万户...
人人都渴望自由,可又有多少人明白:你追求的,就是你现在舍弃的! 拥有了很多东西,并不意味着自由。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是活给别人看的——别人有的,我们也想有;别人没有的...
学着别人的形式,欲写出我半生浮华的梦境,在歪歪斜斜的思绪里,终于,把昨日的幻想变成今日的梦境。从此,想念不再梦里,就在字里。 以前,我把所有的灵感都寄托给你,因此笔...
第一次写小外孙是去年十二月份的事。一晃一年过去了,我感觉到了小外孙不小的变化,决定再为他写续篇。并且下定决心,每年都要写写孩子的成长变化,等他长大后再把那些文字作...
我站在历史的高处,遥望远方的山川,江河流逝,蔓延向希望的东方。夕阳照向古老的大地,孕育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这满地的生命,经过长途跋涉,经过持久磨砺,才有了各自或豪放...
她叫钟美。2010年3月的一天晚上,她安顿好4岁的儿子,习惯性地上网浏览。突然一则信息跳入她的跟帘:“我因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特寻找和我相貌相似的女子来照顾我的母亲……”再...
黑格尔是学识渊博的德国大哲学家,也是极谦和的人。 对黑格尔来说,谦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那次朋友们聚会,一位朋友问他:“您一贯谦和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他没有直接...
执笔话江山,弈语江山棋。 再多的烟花绚烂,也掩饰不了眼眸深处的忧伤,一路相随,却有违内心。 不再是金菊正盛深秋之时,那满城金黄的落叶已荣归夕土,正午的冬日依旧寒冷,...
黑白居,青石巷,柳絮纷飞墨点香。庭院里,白月光,双人对饮诉衷肠。那夜星光璀璨,你举杯浅笑,问我,可还记得那年马蹄声响,你我咫尺相望? 小香阁,七弦琴,天籁之音无人听...
作者:黄小平 空气就在我们的四周,就在我们的呼吸里,就在我们的血液和生命里,但平时,我们最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然而,当我们登上高山,当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当呼吸变得...
有同学来京出差,同学们凑了个饭局。 在酒席间大家聊起各自公司的近况,想起最近关于一位知名企业家的传闻,正好有位同学在那家公司担任高管,就向他求证媒体的一些揣测。 “...
文/辛相国 年近耳顺,即将走完从教的历程。 一路走来,从没忘记刘效武老师的话:师者,传先贤之道,授所学之业,解学生之惑。活到老、学到老,让学生钦佩,要有令学生佩服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