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汴河亭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汴河亭》,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汴河亭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

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1.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济渠,流经今河南、安徽境,在泗县入淮河,隋炀帝所开,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开封市附近汴河之旁,传为炀帝行宫故址。

2.广陵:今江苏扬州。帝:隋炀帝杨广。

3.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先劈昆仑:一作“光碧黄河”。

4.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

5.“三千宫女”句:《隋书·炀帝纪》:“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帽、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6.凝云:浓云;密云。鼓震:谓鼓声高鸣。

7.旗:一作“旌”。

8.四海义师:指天下反隋的义军。归:归附。有道:指唐朝。

9.迷楼:(炀)帝顾左右曰:“虽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还似:一作“何异”。景阳楼:即景阳殿,南朝陈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后主与宠妃张丽华投此井,未死,为隋兵所执。后世称之为辱井。

此诗首联写隋炀帝东游前的准备。闻说扬州花盛,便想前去观赏,这是人之常情。起句气势和缓;语不惊人。但紧一句便顿起波澜,杨广为了去广陵看花,竟凿渠引流、大兴水土。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仑一派流”,一语中的,揭示本质。颔联写杨广离宫时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这个场面如何壮观,气势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禁兵二百,前护后拥,宫女三千,尾随其后。皇帝的赫赫声威,于此表现无遗。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进一层。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

  尾联总束前文,避实就虚,删繁就简,写出隋朝的结局,点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这个结局,是历史的结局,又是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结局。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楼,终为李唐所代。历史发展遵循着固有的轨迹。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这种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写景叙事上的“示观”描写。所谓“示观”,就是通过艺术想象把未曾见过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作者许浑经过隋炀帝的行宫汴河亭时不由得感慨万千,浮想联翩,隋炀帝当年那种穷奢极欲的情景仿佛呈现在他的眼前。即前三联所描写的奢侈豪华的场面。这一切,诗人都只是“想见”而并未亲见,但却写得这般情景生动,使读者犹如亲见,这就是诗人进行的“示观”描写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是诗的意境的动态描绘。诗中“劈昆仑”、“下龙舟”、“星辰动”、“日月浮”等句中的“劈”、“下”、“动”、“浮”,以及“游”、“震”、“拂”、“开”等字,都是动词,因而就赋予全诗意境以活动的体态,形成了骏马走坂之势,给读者以形象飞动之感。特别引读者注意的是,诗人在进行这种动态描写时,能够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夸张。像颈联“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两句,其中的“鼓震”、“旗开”是历史事实;但是鼓声能上入云霄,把行云挡住并使星辰摇动,旗帜能“拂浪”,在旌旗闪动时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这都是诗人的创造性想象,是虚构和夸张。诗的首联、颔联本来已经写得很活脱,很有气魄,再加上这样一个颈联,就更显得造形生动,气象雄豪,把杨广东游的那种赫赫声势、巍巍壮观的豪华盛况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颈联这两句诗实是全篇的“警策”。

  三是“卒章显其志”。诗的前三联基本上是冷静地客观地写景叙事,读者单看前三联几乎看不出作者的倾向所在。只是到了最后一联,才忽然笔锋一转,把对事件的评判,和诗人写诗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来。诗人“显志”的方式也很别致。他笔下的尾联不是前三联所创造的形象的自然延伸,也不是对隋炀帝东游景象的直接批判,而是另起炉灶,凌空一跃,一下子跃到“义师”、“迷楼”上去,对隋炀帝游荡荒淫所招致的亡国后果作了严肃的评论和无情的嘲讽。但又不是直言指斥,而是把隋炀帝为了淫乐而修的“迷楼”与南朝陈后主的“景阳楼”相比,把读者的视线和思绪又拉回到眼前的汴河亭,解景生情,发人深思,无限感慨都在意象之外,这样的结尾是很有韵味的。

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一条运河,即今通济渠。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这首《汴河亭》诗,当是作者在南游中经过汴河时写的。

发布时间:2022-10-12 02:51

上述文字是💠《汴河亭》✨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诗1

【编者按】编者孙洙,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无锡.孙洙字临西,一字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县.他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

[古词风韵] - 2023-04-06 22:25:50

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作品赏析 【注释】:原注:日本尺八与洞箫少异,其曲名有《春雨》者,殊凄惘。日僧有专吹尺八行乞者。...

[古词风韵] - 2019-11-28 10:14:22

登庐山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古词风韵] - 2023-05-25 17:44:40

拟西北有高楼诗

高楼一何峻。 迢迢峻而安。 绮窗出尘冥。 飞陛蹑云端。 佳人抚琴瑟。 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 哀响馥若兰。 玉容谁能顾。 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 踯躅再三叹。 不怨伫立久...

[古词风韵] - 2021-04-10 02:05:34

醉言梦

醉言梦 温颖聪 那一日 失爱心已伤 多少年 失泣泪流淌 繁华似那流水轻淌 唯酒一壶我饮千殇 醉梦中 回忆成过往 猜不透 天地浮世往 嗅不到 衣裳留清香 目光 苍穹 穿梭时光 醉梦中 幻影...

[古词风韵] - 2019-08-05 10:12:41

菜花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古词风韵] - 2019-12-02 18:24:10

如鱼水(二之二·仙吕调)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 良景对珍筵恼,佳人自有风流。 劝琼瓯。 绛唇启、歌发清幽。 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 浮名利,拟拚休。 是非莫挂心头。 富贵岂...

[古词风韵] - 2022-08-09 13:21:47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

[古词风韵] - 2019-11-28 11:13:08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古词风韵] - 2019-11-30 14:58:41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 暂借藤庆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

[古词风韵] - 2021-05-21 03:46:54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古词风韵] - 2019-11-30 19:12:31

调笑令·雪狼

雪狼,雪狼, 邃眼极眺苍茫。 仰空冥嘶音长, 孤行白路傲狂。 狂傲,狂傲, 惊起群狼嚎叫。 (2014.05.09于贵州)...

[古词风韵] - 2019-08-14 21:01:48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挪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

[古词风韵] - 2019-11-22 21:33:49

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 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古词风韵] - 2020-01-31 10:20:08

万空歌

...

[古词风韵] - 2019-11-29 16:12:54

七律四首

下放来到打铁庄,好像亲人回故乡。 男女老少村头迎,贫下中农拉家常: 阶级斗争不要忘,认真学习狠抓纲。 知心话儿记心上,继续革命奔前方。 《五七》道路宽又长,广阔天地是战...

[古词风韵] - 2023-03-28 15: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