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
春草宫是隋炀帝所建的离宫,它的故址在江苏省江都县境内。宫以春草命名,可见此地春色芳草之浓盛。此诗也正是从芳草春色入笔,就春色芳草的点染来抒发怀古之情。
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在首句发出“君王不可见”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笞。昔日豪华的楼台亭阁早已不见,唯有茂盛的“芳草”在“旧宫”废墟中迎着春日疯长着,“芳草”是作者在诗中展示的最显著最明亮的可见物,这是紧扣诗题“春草宫”而来的,“芳草”二字不仅仅形象地展示出昔日“春草宫”今貌,而且也十分巧妙地把伤今怀古的主题自然顺畅地引入了自然的法规和历史的法则序列中。“春草宫”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为废殿遗墟,但一年一度草木枯荣,春色依然浓烈地妆扮着这里。
“罗裙色”是从第二句中的“芳草”联想而引出来的,“芳草”在春色中的艳丽和花枝招展,自然使人想起昔日这里宫妃罗裙颜色,“犹带”从语法上来看把“芳草”与“罗裙”进行了自然地承上启下式的连接,而更主要的是把读者的思路从眼前所见之景物而一下子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中去,从诗意上紧紧地扣住了“怀古”的诗题,结句“青青向楚人”,又从历史的回顾中回到眼前“青青”的“芳草”,春回人间青青的芳草随意根植生长在楚地,它的心意还是向着“楚人”的。昔日春草宫所在的江都古为东楚地,所以诗人把这里的人称为“楚人”,这自然是从“怀古”的角度,把笔锋扩展得很远,伸到历史的深层中去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自然历史前进的轨迹是向着人民心愿的。诗人在这里把“青青”的“芳草”拟人化,是为请出这里的自然景物作证来阐明历史前进的严峻轨迹。年年春意宛然,而惟不见当年的隋炀帝,结句不仅补足了句首之意,而且使诗意也进入了一个回环往复的奇妙境界之中。
发布时间:2022-06-15 18:02
上述文字是💠《春草宫怀古》✨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 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 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捧剑仆,咸阳郭氏之仆也。虽在奴隶,尝以望水眺云为事。遭鞭箠,终不改。后窜去。其诗用语极为清新,情...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
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复愁明年还暂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
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 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 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