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登馀干古县城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登馀干古县城》,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登馀干古县城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

作品赏析

  唐代饶州余干县,即今江西余干。“古县城”是指唐以前建置的余干县城。先秦时,其地名作余汗,因境内余水、汗水得名,为越国西界城邑,在安仁江(即今江西境内信江)西北,安仁江上游属楚国,故诗中云“楚水西”。汉代置余汗县,隋代正名为余干县。唐代迁移县治,这个旧县城逐渐荒落。刘长卿这诗是登临旧县城吊古伤今之作,在唐代即传为名篇。这荒落的古城也随之出了名,后有称之“白云城”的,也有修建“白云亭”的,都是附会刘诗而起。  刘长卿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诗人被贬谪,是由于为官正直不阿而遭诬陷,因此他深感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官场污浊。现在他经历的这一地区,又刚刚经过军阀战乱,触处都见战争创伤,显出国家衰弱、人民困苦的情状,使诗人更加为唐朝国运深忧。这首即景抒情的诗篇,就包蕴着这种感慨深沉的叹喟,寂寥悲凉,深沉迷茫,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意绪不尽,令人沉思。  这是一座小小的山城,踞高临水,就象塞上的孤城,恍惚还象先秦时那样,矗立于越国的西边。它太高了,仿佛跟空中白云一样高;也太荒凉了,似乎亿万斯年就没人来过。城里空空的,以前的官署早已掩没在秋天茂密的荒草里,唯有城上的女墙还在,但已看不见将士们巡逻的身影,只在夜间听见乌鸦在城头啼叫。站在城头眺望,平旷的沙地无边无际,令人迷茫;孤零零的夕阳,对着诗人这个远方来客冉冉低落下去,天地显得格外沉寂。在这荒寂的世界中,诗人想起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诗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古城沧桑,不就是“陵谷变”吗?诗人深深感慨于历史的变迁。然而无知的鸟儿不懂得这一切,依然飞到这里觅食,朝来暮去。  这首诗,即景抒情而又不拘泥历史事实,为了突出主旨,诗人作了大胆的虚构和想象。这城废弃在唐初,诗人把它前移至先秦;废弃的原因是县治迁移,诗人含蓄地形容为政治腐败导致古城衰亡。出于这样的构思,次联写城内荒芜,醒目点出官舍、女墙犹在,暗示古城并非毁于战争。三联写四野荒凉,农田化为平沙。末联归结到人迹湮灭,借《十月之交》的典故,点出古城荒弃是因为政治腐败,导致人民离乡背井,四出逃亡。旧说《十月之交》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诗中激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误国害民,“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造成陵谷灾变,以至“民莫不逸”。结合前三联的描述,可见这里用的正是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所描绘的山水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的。荒凉古城,无可赏心悦目,并非欣赏对象,而只是诗人思想的例证,感情的寄托,引人沉思感伤,缅怀历史,鉴照现实。所以这诗不但在处理题材中有虚构和想象,而且在诗的结构上也突出于表现诗人情怀和自我形象。诗人满怀忧国忧民的心情,引导人们登临这高险荒凉的古城、空城、荒城、指点人们注意那些足以引为鉴戒的历史遗迹,激发人们感情上共鸣,促使人们思想上深省。方东树评此诗曰:“言外句句有登城人在,有诗人在,所以称为作者。”(《昭昧詹言》)中肯地指出了这诗的艺术特点。  (倪其心)

发布时间:2022-02-28 08:25

上述文字是💠《登馀干古县城》✨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 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白玉蟾(公元1194 - ?;现...

[古词风韵] - 2023-01-12 10:38:49

《唐诗三百首》第四卷:七言乐府1

《古从军行》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

[古词风韵] - 2023-04-06 21:01:04

拜星月·高平秋思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 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

[古词风韵] - 2020-01-29 23:28:51

剑歌

...

[古词风韵] - 2021-09-21 00:06:37

元宵节思乡

身在异乡飘,梦绕儿时桥。 老母桥边眺,孤灯闹元宵。...

[古词风韵] - 2019-09-10 19:36:37

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

[古词风韵] - 2020-05-28 03:45:43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以诗谢云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 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古词风韵] - 2022-04-30 14:46:45

题鹅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

[古词风韵] - 2019-12-08 22:02:52

村舍燕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

[古词风韵] - 2021-04-23 08:16:56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

[古词风韵] - 2021-06-01 18:28:39

又见雪

...

[古词风韵] - 2019-07-23 04:52:12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人。崔融为...

[古词风韵] - 2020-01-11 22:42:13

洞仙歌·岁新人眷

洞仙歌岁新人眷 作者:姑苏沧浪 二〇〇九年一月三日 梅芳竹秀,沐岁新情满。 抚慰相思泪眸暖。 海棠开,良夜梳月斜窥; 琼箫漾,天地祥和人眷。 晨曦娇玉貌,清丽情柔,牵手依怀...

[古词风韵] - 2023-04-10 03:10:15

寄刘驾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曹邺,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

[古词风韵] - 2020-04-17 00:57:36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

[古词风韵] - 2019-11-29 00:35:03

雪夜闻梅香/戴高山

雪夜闻梅香/戴高山 一、 一枝绝世洗凡尘 半月清愁小梦新 雪浸红颜枝上老 风销香韵纸窗匀 三、 寒宵读夜五更晓 香色轻巡常诱人 暧手诗书何惧冷 怀心故里本该亲 三、 凭窗寻梦影微浅...

[古词风韵] - 2019-07-30 07: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