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送刘司直赴安西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送刘司直赴安西》,很多网友都想阅读✨送刘司直赴安西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

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

整个春天只偶有大雁飞过,万里路上很少见到行人。

苜蓿草将随着汗血马传入,葡萄种也带随着汉家使臣。

这一去自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

⑴刘司直:作者友人,生平字号不详。司直: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安西:指安西都护府。

⑵绝域:指极远的地域,此指西域。《管子·七法》:“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阳关道: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⑶沙:一作“烟”。塞尘: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唐韩愈《烽火》诗:“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

⑷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⑸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⑹苜蓿(mùxu):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萄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天马:骏马的美称。《史记·大宛列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⑺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域人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逐:随。汉臣: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⑻当:应当。令:使。外国: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后以指本国以外的国家。《史记·大宛列传》:“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⑼觅:寻求。和亲: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唐苏郁《咏和亲》:“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此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

  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

  第三联似承实转,虽然仍是写景,但色调感情陡转:“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马嗜苜蓿,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这一联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想象代实景,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其中蕴含颂杨汉使,沟通两地文化的历史功绩之意,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

  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转出:“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这里以“不敢觅和亲”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唐王朝的臣服。这两句看似泛指,实际上是针对“刘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刘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感情。

  这首诗将史事融入送行时对路途险远的渲染中,全诗从写景到说史,又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折,而于字句之间流淌不绝的,则是诗人对于友人始终如一的深情。

发布时间:2020-06-24 19:41

上述文字是💠《送刘司直赴安西》✨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西江月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

[古词风韵] - 2019-12-02 12:41:30

生查子(情景)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 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 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

[古词风韵] - 2022-01-03 15:37:15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

柔惠且直,小心翼翼。 王亲命之,南国是式。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

[古词风韵] - 2022-11-11 01:14:00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古词风韵] - 2019-11-25 23:57:07

凡尘清唱

骤雨过后,芳尘轻洒 雕栏回廊,花间一壶酒 恐满园春色,不堪琴声落清寒, 且向薄暮借纱衣 镜前朱颜凋花黄,小梳眉间几多愁? 梁燕斜飞衔海棠,珠玉帘下卷东风 小艳疏香,远山墨...

[古词风韵] - 2023-04-14 01:44:40

胡捣练

小亭初报一枝梅,惹起江南归兴。 遥想玉溪风景,水漾横斜影。 异香直到醉乡中,醉后还因香醒。 好是玉容相并。 人与花争莹。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

[古词风韵] - 2022-03-25 05:33:12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古词风韵] - 2020-04-06 04:23:21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古词风韵] - 2019-12-01 13:13:42

咏美人春游诗

江南二月春。 东风转绿苹。 不知谁家子。 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琼貌。 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 争拟洛川神。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

[古词风韵] - 2021-06-24 15:11:15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 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白玉蟾(公元1194 - ?;现...

[古词风韵] - 2023-01-12 10:38:49

上行杯

芳草灞陵春岸,柳烟深,满楼弦管。 一曲离声肠寸断。 今日送君千万,红缕玉盘金镂盏。 须劝! 珍重意,莫辞满。 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 迢递去程千万里。 惆怅异乡云...

[古词风韵] - 2022-03-10 09:47:00

故人寄茶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李德裕(787—...

[古词风韵] - 2019-12-01 23:57:34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 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 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

[古词风韵] - 2021-09-06 04:15:27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 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 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

[古词风韵] - 2022-12-25 11:09:25

手镯情

晶莹剔透闪微光, 戴在手腕暖心房。 不卖不卸常念想, 患难真情不能忘。...

[古词风韵] - 2019-08-16 19:52:36

瀑布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950年前后(汉隐帝乾祐末)在世,字以善,五代时...

[古词风韵] - 2020-08-26 08: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