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橐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武王各邦去巡视,皇天视他为儿子。佑我大周国兴旺,让我发兵讨纣王,天下四方皆惊慌。安抚众神需祭祀,山川百神都来享。万国主宰是武王!
无比荣光周大邦,按照次序来封赏。收起干戈和兵甲,强弓利箭装入囊。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中国各地方。周王永保国兴旺!
⑴时:语助词,一说为“按时”。犹言“现时”、“今世”。迈:林义光《诗经通解》读为“万”,众多。
⑵邦:国。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
⑶昊(hào)天:苍天,皇天。子之:以之为子,谓使之为王也。即视诸侯邦国为自己的儿子。
⑷实:语助词。一说指“实在,的确”。右:同“佑”,保佑。序:顺,顺应。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⑸薄言:犹言“薄然”、“薄焉”,发语词,有急追之意。震:震动,指以武力震动威胁。之:指各诸侯邦国。
⑹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叠,通“慑”,恐惧、畏服。
⑺怀柔:安抚。怀:来。柔:安。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此句谓祭祀百神。
⑻及:指祭及。河:黄河,此指河神。乔岳:高山,此指山神。
⑼允:诚然,的确。王:指周武王。维:犹“为”。后:君。
⑽明昭:犹“昭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⑾式:发语词,无实义。序:顺序,依次。序在位:谓合理安排在位的诸侯。
⑿载:犹“则”,于是,乃。戢(jí):收藏。干,盾。干戈:泛指兵器。
⒀櫜(g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处用为动词。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⒁我:周人自谓。懿(yì)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⒂肆:施,陈列,谓施行。时:犹“是”,这、此。夏:中国。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⒃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全诗十五句,毛诗、朱熹《诗集传》皆不分章。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分为两章,以“明昭有周”起为第二章,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因之。但细审诗意,前半颂武王之武功,后赞武王之文治,语意连贯。如若分章,“不惟章法长短不齐,文气亦觉紧缓不顺”(方玉润《诗经原始》),所以还是从旧说以不分为好。
此诗采用“赋”的手法进行铺叙。开头即说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各国,不仅得到了皇天的承认,而且皇天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而他们的作用就是“右序有周”。“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就首先说明武王得到了天命。其次又说武王不仅能威慑四方,而且能安抚百神,所以他的继立,“明昭有周”,是能发扬光大有周先祖的光辉功业的。接着又写武王平定殷纣、兴立大周、封建诸侯之后,戢干戈、櫜弓矢,偃武修文,并以赞叹的口气说: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就把这美德施行于天下四方了。最后一句,总赞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与首句遥相呼应。可见,此诗从头到尾,语意参差、语气连贯,而皆起伏错落有致,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深挚而敬慕的感情。它以天命和周武王的联系作为全诗的主线,重点歌颂了周武王的武功和文德,层次清晰,结构紧密,在大多臃肿板滞的雅颂诗篇中,不失是一篇较为优秀的作品。
发布时间:2020-05-30 02:08
上述文字是💠《时迈》✨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暗香: 碧碧江水坠夕阳, 黛黛青山染秋光。 林花一谢随流水, 春心几度绕暗香。 早春 淡淡春光照章台, 依依垂柳入君怀。 佳人倦听芭蕉雨, 樱桃衔露绣帘来。 思君曲 泪湿罗衫梦...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 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
近日霜毛一番新,别时芳草两回春。 不堪花落花开处,况是江南江北人。 薄宦龙钟心懒慢,故山寥落水奫沦。 缘君爱我疵瑕少,愿窃仁风寄老身。 李幼卿,生卒年不明,字长夫,唐太...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 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
鄱湖波涌浪连天,几尺渔矶傍水边。 斑驳紫苔留岁月,孤凄旧迹对霞烟。 陶侯轶事传千古,圣哲清名照万年。 阅尽沉浮堪一笑,豪吟把酒对长天。...
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