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门隔花深梦旧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

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梦境中我又来到当年的庭院,深深的花丛把院门遮掩住了。斜阳默默无言地渐渐向西边沉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言,仿佛带着万般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双带有香味的白皙的纤纤玉指,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幕帘。

悠悠的柳絮无声坠落,那是老天爷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滴下的行行热泪。月光被浮云轻轻地遮掩住,那是因为含羞而挡住了泪眼,料峭的春风吹拂脸面,凄凉冷清的势头简直就像秋天一样。

⑴门隔花深:即旧游之地,有“室迩人远”意。梦魂牵绕却比“忆”字更深一层。

⑵夕阳:连“燕”,用刘禹锡“乌衣巷口夕阳斜”诗意。燕子归来,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觉燕亦然。且人有阻隔,而燕没遮拦,与上句连;就上片结构来说,又只似一句插笔。

⑶玉纤:指女子的纤纤玉手。

⑷小帘钩:指女子用手摘下帘钩,放下帘子。

⑸临夜:夜间来临时。

这首怀人感梦的词,借梦写情,更见情痴,写得不落俗套。 

  “门隔花深”,指所梦旧游之地。当时花径通幽,春意盎然。词人说:不料我去寻访她时,本拟欢聚,却成话别。为什么要离别,词中没有说明。“燕归愁”,仿佛同情人们离别,黯然无语。不写人的伤别,而写惨淡的情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笔。前结“玉纤香动小帘约,”则已是即将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纤手分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连,不忍分离。“造分携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江淹《别赋》)。下片是深入刻画这种离别的痛苦。  

  下片是兴、比并用的艺术手法。“落絮无声春堕泪”,兼有两个方面一形象,一是写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写离别时的吞声饮泣。这里略去了。絮花从空中飘落,好象替人无声堕泪,这是写春的堕泪,人亦包含其中。“行云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个形象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人,“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是写妇女言别时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为了掩泪,怕增加对方的悲伤。同时也是写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云影,云遮月衬出月含羞。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艺概·词曲概》)此词“落絮”、“行云”一联正是“寄言”。表面是写自然,其实是写情。词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行云”当中,造成了人化的然感自然。而大自然的“堕泪”与“含羞”,也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痛的深度,那说是说二人离别,连大自然也深深感动了。这两句把离愁幻化成情天泪海,真乃广深迷离的至美艺术境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这种黯然神伤心折骨惊的离情别绪,怎么能忘怀呢!有所思,故有所梦;有所梦,更生思绪。无昼无夜,度日如年,这刻骨相思是够受的。如此心境,自然感觉不到一丝春意,所以临夜东风吹来,比萧瑟凄冷的秋风更不堪忍受了。这是当日离别的情景,也是梦中的情景,同样也是此日梦醒时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话,词人因离愁的浓重,他的主观感觉却把它倒转过来。语极警策。  

  春夜风冷,是自然现象;加上人心凄寂,是心理现象,二者交织融会,酿成“东风临夜冷于秋”的萧瑟凄冷景象,而且这种氛围笼罩全篇,此为《浣溪沙》一调在结构上的得力之处。

发布时间:2020-01-19 21:43

上述文字是💠《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

[古词风韵] - 2019-12-08 07:02:00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古词风韵] - 2019-11-22 04:14:20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

[古词风韵] - 2019-11-26 00:54:52

促拍满路花(和纯阳韵)

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 一朝成万古,又徒闲。 如何猛省,心地种仙蟠。 堪叹人间事,泡沫风灯,阿谁肯做飞仙。 莫思量、骏马与高轩。 快乐任天然。 最坚似松柏、更凋残。 有何...

[古词风韵] - 2021-06-12 16:50:43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九春风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 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 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 喜奉仙游归路远,直言行乐不言旋。 薛稷(649~713)字嗣通,中国唐代画...

[古词风韵] - 2023-06-21 23:04:56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醆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

[古词风韵] - 2019-12-10 18:18:21

别李浦之京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

[古词风韵] - 2022-12-14 21:25:01

英雄辈出看今天(新民歌)

呼风唤雨创新天, 改造山河绘宏图; 历代豪杰是过去, 英雄辈出看今天。...

[古词风韵] - 2019-08-27 04:26:18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作品赏析 【注释】:长征:一九三...

[古词风韵] - 2019-11-21 23:33:49

扫花游·九日怀归

...

[古词风韵] - 2022-11-06 01:46:47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

[古词风韵] - 2019-12-03 01:23:00

双调·水仙子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 大纲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

[古词风韵] - 2019-12-12 04:08:11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李白(701年-...

[古词风韵] - 2023-02-18 09:25:52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

[古词风韵] - 2019-12-09 21:18:52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八武舞作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耀神武。...

[古词风韵] - 2021-07-22 09:03:15

端午节悼屈原

楚山含泪悼先贤, 屈子风骚万古传。 三户难销哀郢恨, 九章不改涉江篇。 忠臣自是肝肠烈, 国事从来萧艾怜。 情意思君如满月, 丹心碧海照青天...

[古词风韵] - 2019-07-24 1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