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很多网友都想阅读✨题大禹寺义公禅房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

义公高僧安于禅房的寂静,将房子修在空寂的树林之中。

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深的沟壑。

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

义公诵读《莲花经》,心里纯净清静,这才知道他的一尘不染的虔诚之心。

⑴义公:指诗中提到的唐代高僧。习禅寂:习惯于禅房的寂静。

⑵结宇:造房子。

⑶空翠:树木的阴影。

⑷莲花:指《莲花经》。

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禅寂”用佛家语,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所谓“一心禅寂,摄诸乱恶”(《维摩诘经》)。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描写禅房的幽寂。起句看似平淡,但诗人以“习禅”和“空林”相对应,便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绘出了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也为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铺垫。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着意表现禅房位置的高深。门外孤峰高耸,阶前深壑纵横。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这里“一峰秀”是远景,“群壑深”是近景。从位置上来说,义公禅房俯视群壑,遥对远峰,足见其高;而阶前群壑起伏,连绵纵横,又见禅房之深。这二句诗,景物交叠,气象森闳,雄奇壮观,层次感十分强烈。前两联描绘高僧禅房位置、禅房庭前的自然环境,通过环境的清雅脱俗、悠远深邃衬托出义公清高的志趣。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描写雨后空山清幽之景。当雨过天睛之际,夕阳徐下时分,天宇方沐,山峦清静,晚霞夕岚,相映绚烂。翠绿的山影静静地投印在庭院中,阴幽空灵,清爽怡人。这二句从动的方面描写禅院清净爽洁,与前两句从静的方面描写禅院的幽寂高深相结合。虽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人。这时,空翠的水气飘落,禅房庭上,和润阴凉,人立其间,更见出风姿情采。这一联,诗人抓住一了雨后高僧隐居环境的特点,进一步由景色环境的描写烘托义公脱离凡间、超于尘世的胸襟和情怀。无一字赞美高僧却字字饱含尊敬和赞美之情,明是写景实是赞人;明是赞景实是赞人。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有佛眼般清静的境界,方知他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而“不染心”,活用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末尾二句,巧妙地点破了写景的用意。

  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此诗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可以看做能够充分表现孟浩然诗歌艺术特点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发布时间:2019-12-08 17:31

上述文字是💠《题大禹寺义公禅房》✨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念奴娇·插天翠柳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 打碎...

[古词风韵] - 2022-10-07 03:12:08

荷韵二题

荷韵二题 日月精华浴圣胎, 菡萏葳蕤俏九陔。 倩影虽然泥水出,千年美誉溢情怀。 天地柔情孕萃华,云岚雾露沁奇葩。 骚人非是伊独爱,只系清纯透心涯。 诗.图/向一...

[古词风韵] - 2019-08-12 22:20:43

祝英台近·荷花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 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 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 遥想芳脸轻...

[古词风韵] - 2020-05-28 15:08:50

送南屏谦师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

[古词风韵] - 2020-08-16 04:57:48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 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 惆怅相思迟暮。 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断肠何必更残阳,...

[古词风韵] - 2020-02-07 03:40:16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 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 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 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 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 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 安得云如盖,能...

[古词风韵] - 2023-01-04 21:58:21

客中除夕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

[古词风韵] - 2020-01-21 13:41:08

蕃女怨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 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 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温庭筠...

[古词风韵] - 2021-04-23 12:44:36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 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 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 一身都是愁。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

[古词风韵] - 2019-12-01 04:09:17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 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

[古词风韵] - 2019-12-07 15:50:07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征师 一作:征骑)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古词风韵] - 2019-12-11 07:19:45

大暑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

[古词风韵] - 2022-05-18 23:57:25

自桐庐如兰溪有寄

东南江路旧知名,惆怅春深又独行。 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 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啭莺。 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

[古词风韵] - 2023-02-21 01:19:46

淮村兵后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

[古词风韵] - 2019-11-23 08:38:29

渔父(四首)

渔父饮,谁家去。 鱼蟹一时分付。 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

[古词风韵] - 2022-02-28 06:13:21

赴洛道中作诗

总辔登长路。 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 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 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 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余。 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 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

[古词风韵] - 2020-07-01 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