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倦夜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倦夜》,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倦夜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

好一个清秋月夜!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像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

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这一夜思考着千桩万桩的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彻夜难眠啊,只能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

倦夜:题注:《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秋夜》。”

倦:疲倦。 凉:凉气。 侵:侵袭。

卧内:卧室,内室。《史记·魏公子列传》:“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野:野外。 满:一作“遍”。

庭隅(yú):庭院的角落。

重(zhòng)露:浓重的露水。

涓(juān)滴:水点,极少的水。《孙绰子》:“时雨沾乎地中,涓滴可润。”《艺文类聚》卷一百引晋李颙《经涡路作》诗:“亢阳弥十旬,涓滴未暂舒。”

稀星:稀疏的星。

乍(zhà)有无:忽而有忽而无。乍:忽然。

“暗飞”二句:一作“飞萤自照水,宿鸟竞相呼”。

暗飞:黑暗中飞行。

自照:自己照亮自己。

水宿(sù):谓栖息于水。

相(xiāng)呼:相互叫唤。

干(gān)戈: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空(kōng):白白地。

清夜徂(cú):是说清静的夜晚易逝。徂:消逝,流逝。《长门赋》:“徂清夜于洞房。”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却有点悖于常理。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应不会“倦”。因此,诗人夜里为什么会疲倦是这首诗的一条重要线索。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开头十个字,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三、四两句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上句扣竹,下句扣月。时间已经是深夜了。五、六两句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

  以上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虽然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在这幅“秋夜图”中,不仅有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其实还有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这样就有了这些疑问: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万事干戈里”,诗人非常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诗人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这两句的出现使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它们无一不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由于诗人为国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竹凉侵卧内”;由于诗人叹息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故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重露成涓滴”之声特别敏感;那光华万里的“野月”,使诗人思绪向广阔和遥远的空间驰骋;那乍隐乍现、有气无力的“稀星”,似乎显示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则更明鲜地衬托出诗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的孤寂心情。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有一咏三叹,余韵无尽的效果。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诗的首联“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峭拔而起,统领下两联所写之景。设若此两句写作“夜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不仅出语平庸,画面简单,而且下面所写之景也无根无绊。因为无“竹”,“重露”就无处“成涓滴”;无“野”,飞萤之火、水鸟之声的出现,就不知从何而来。由“竹”、“野”二字,可见诗人炼字之精,构思布局之细。此诗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王嗣奭《杜臆》云:“此诗亦必到村后作。”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763)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新唐书·吐蕃传》)。北方广大人民又一次蒙遭战祸,“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时杜甫寓居成都西郊浣花草堂,自身虽未直接受害,但他对国家和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值此多难之秋,他不禁忧心如焚,因作此诗以抒发感慨。

发布时间:2019-12-05 01:26

上述文字是💠《倦夜》✨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渡江云(赋荷花)

锦云香满镜,岸巾横笛,浮醉一舟轻。 别愁萦短鬓,晚凉池阁,此地忽逢迎。 柄圆_绿,倚风流、还恁娉婷。 凭画阑,嫣然输笑,无语寄心情。 盈盈。 露华匀玉,日影酣红,记晚妆...

[古词风韵] - 2023-03-15 08:50:30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

[古词风韵] - 2019-12-11 15:31:39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

[古词风韵] - 2019-11-23 04:27:31

初学醉花阴——赠友人

[责任编辑:男人树]...

[古词风韵] - 2023-04-13 15:49:30

登观音台望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

[古词风韵] - 2019-11-27 10:04:22

章台柳·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版本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版本二)章台柳,章台柳,...

[古词风韵] - 2022-11-16 04:04:57

天气弄人

昨穿单来今裹棉 冷热无常两重天 春风调皮人捉弄 不知是脱还是穿...

[古词风韵] - 2019-08-29 12:38:15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

[古词风韵] - 2020-08-10 09:59:10

归至武阳渡作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

[古词风韵] - 2022-04-06 18:24:30

绿落秋心

南窗四下已无尘, 远雁归来夕阳残。 暮色催叶落, 枯木味独香。 无言寻南山, 相依又几言。 时节本盛阳, 奈何起秋心。...

[古词风韵] - 2019-08-23 18:55:29

桂林叹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权幸,该升则升,该降则降。...

[古词风韵] - 2021-05-29 03:39:35

五丝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古词风韵] - 2020-02-02 16:21:49

致:

千头万绪无头绪,千言万语欲无语。 人生花期亦无期,梦醒不知身是客。 数载韶华稍纵逝,一觉愁怨数十年。 闭眼已是百年身,奈何无情亦有情。 纸薄天高不尽意,满腹悲戚无处放。...

[古词风韵] - 2019-08-03 20:04:01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 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

[古词风韵] - 2019-11-29 15:23:17

民间文学就是好(新民歌之四)

民间文学就是好(新民歌之四) 民间文学多流彩, 生动感人动心怀; 民族奇葩世界叹, 弘扬传播传万代。...

[古词风韵] - 2019-07-24 21:37:15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

[古词风韵] - 2020-01-30 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