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很多网友都想阅读✨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

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很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谁家的车马在抢道争先?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色花朵的车子,为了超前,绕从道旁的柳树行中奔驰而过。

游人在日暮时分相随归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①上巳:节日名,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人们多到水边嘻游,以消除不祥。

②争道:游人车辆争先而行。

③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汉制,太守所乘之车,以红漆涂轮。

④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在绿柳之下驶过。

⑤相将:相随,相携,即手牵手。

⑥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这首词是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历来有到水滨踏青的习俗。《梦梁录》卷二载:“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东京梦华录》也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们游春的盛况。西湖景色迷人,是游人的最佳去处。看绿柳丛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争相抢道,西湖岸上,游人如织,各色人等都在享受欣赏着大好春光。词人自己也乘着朱轮钿车加入了这欢乐春游的队伍。

  词上片描绘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游图。下片写游人返归的景象。日暮时分,酒醒了的、还在醉着的,前后相将归家。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一路之上,花头攒动。“直到城头总是花”,这里既指从西湖到颍州城下的路边鲜花盛开,又当指一路上游人皆头上簪花而归。唐宋时,人们有采花簪头之俗,无论男女。如杜牧《九日齐安登高》中即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说道:“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刘克庄《上巳》也有句云:“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可见,“直到城头总是花”,写的是人们春游而归,头上簪花络绎回城的情景。

  清明上巳时节,是古人往水边游玩的时侯。以这样一个游览的时节,再加上西湖这样一个游览胜地,真可谓良辰美景,两者铸备,热闹景象自是非同寻常。本词所表现的正是一派盛景,“满目繁华”即为全词的核心。

  满目繁华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对游者的描写上,这也是作品表现的重点。游者一是多,二是欢。游者之多,在词中写道:“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锢车”。这一句写了两种不同的游者,一种是乘车者,一种是徒步者。车多,才会引起人们的争相指点;行者多,也才可能出现“争道”的景状。最后这两句用寥寥数字,展示出了一个毂击肩摩的游览盛况。另外,下片“喧哗”一词,又从音响的角度突出了游者之多,以西湖这样的敝廓之地,竟有人声鼎沸之感,那行人熙来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何以见出游者之欢?从上述行人“争道谁家”车的描写中,已传出一片欢快活跃的气氛,接着写游人日暮归返时的“醒醉”二字,更是道尽了游者各各相异的神态。这令人想起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对各种赏月人的生动描写:他们有的“浅斟低唱”,有的“喝呼嘈杂,装假醉”,也有的“呼客纵饮”、“纵舟酣睡”。本词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类似这些景象的联想,从游人归返之态中,似可想见他们有的专意游览,饱享春景;有的就景欢饮,一醉方休,他们各以自己的方式纵情游乐,尽兴而归。总之,游者云集,笑语连天。

  满目繁华,还体现在对西湖自身景色特点的描绘上。这虽然不是作品的表现重点,但却是组成繁华景象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时节,但作品中绝无花衰红消的悲凉之意,却呈现出色彩浓艳的一派盛景。在“绿柳朱轮走钿车”一句中,词人以绿柳和朱轮相对,既写了钿车的豪华,也衬托出柳树的茂盛,色彩鲜明,春意浓郁。词的结句顺承“游人日暮相将去”的语意,写归途所见的景色,路转堤斜,一路是花。这是枝上花还是落于地上的花?词人没有明写,他仅给人留下一个印缘,只觉得满目姹紫嫣红,春花充盈着整个空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满地遍野的鲜花汇成一体,气氛是很热烈的。这使我们想起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写的词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一个“空”字,正是从对立的角度表明了词人对本词中所显示的盛况无比深切的感受,也说明了词人和春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本词即抓住这两方面内容共同表现了颍州西湖的繁盛。此词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读完这首词,再回头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就不难看出,作者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的。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整首词通过朱轮钿车争道、游人簪花而归的特写镜头,形象描绘了一幅颍州西湖清明上巳时期的风情画。这首《采桑子》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北宋皇祐三年(1049年),欧阳修赴颍州任职。颍州的西湖是当时的游览名胜,欧阳修被那里的旖旎风光陶醉了,他把颍州选为晚年居住之所,多次来往其地,并一连写下十首《采桑子》吟咏西湖胜景。这十首词意境优美,风采各异。这首《采桑子》是其中的一篇。

发布时间:2019-12-02 10:22

上述文字是💠《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

[古词风韵] - 2020-07-07 20:21:58

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 一作 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

[古词风韵] - 2019-11-24 14:08:09

和荼蘼

缘霜和雪揉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扰扰开时违赏玩,匆匆落去谩迟回。 颠迷蝶梦留蜗国,荏苒龙珠入蚌胎。 急作招魂倾桂酒,尚余半面在苍苔。...

[古词风韵] - 2022-10-03 00:46:14

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

[古词风韵] - 2020-01-11 23:39:36

拟咏怀诗 一

步兵未饮酒。 中散未弹琴。 索索无真气。 昏昏有俗心。 涸鲋常思水。 惊飞每失林。 风云能变色。 松竹且悲吟。 由来不得意。 何必往长岑。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

[古词风韵] - 2023-03-17 19:07:02

偶眠(偶一作醉)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

[古词风韵] - 2023-06-29 22:02:32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 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 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 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

[古词风韵] - 2019-11-30 18:49:49

仿古韵(二)

题五岳(其一) 光照破雾峰,青石布浮云。登临千山小,手举苍穹巅。 飞鸟点点划落地,行人重重上山难。 碑石驻云霄,书尽山川险。商计愁不断,九曲十八弯。 昔日人皇封禅意,今...

[古词风韵] - 2019-08-18 09:51:22

回插队暁山感怀

崔嵬暁山流放地,知青六载艰难旅。 招工考学阻遭宻,转正入党障碍聚。 痛看归雁搏风云,却向书丛解步履。 饥饿苦寒磨体强,劳烦疲累炼思绪。 义胆荆扉鹏臂缩,贼心荼毒病癌去。...

[古词风韵] - 2019-09-13 13:34:57

”游三峡”和晨老韵

雾露霞辉幻景云,波涛澎湃震乾坤。 夔门险峻惊游者,神女丰姿魅客人。 画卷展抒心目爽,诗情跌宕韵华频。 三峡飞过酒兴起,千盏催生豪迈吟。 晨崧游三峡人家寄向一原韵: 绿水...

[古词风韵] - 2019-08-11 05:13:03

《唐诗三百首》--五言乐府2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解】: 1、草惊风:风吹草丛,以为有猛兽潜伏。 【韵译】: 夜里林深草密,忽然刮来一阵疾...

[古词风韵] - 2023-04-05 20:46:07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

[古词风韵] - 2019-11-27 14:58:49

痛批地震日里某些KTV的灯红酒绿

胭脂红里染个她,云雨巫山难自拔。 商女不觉雅安痛,隔山曼舞后庭花。...

[古词风韵] - 2019-08-26 21:23:48

拟明月何皎皎诗

安寝北堂上。 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 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 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 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 离思难常守。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

[古词风韵] - 2020-07-11 07:36:19

七绝(新韵) 瞿塘峡口

两岸悬崖接彩云, 瞿塘峡口碧无垠。 孤城白帝江中泊, 犹若游轮过夔门。...

[古词风韵] - 2023-03-28 22:11:29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 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 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

[古词风韵] - 2021-08-28 02: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