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沉 通:沈)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⑴咸阳:秦都城,唐代咸阳城与新都长安隔河相望。今属陕西。

⑵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⑶“溪云”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诗人有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堪称晚唐登临之作的翘楚。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发布时间:2019-11-28 14:56

上述文字是💠《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

[古词风韵] - 2019-12-09 14:37:29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

[古词风韵] - 2019-11-25 09:24:48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

[古词风韵] - 2019-11-23 17:29:36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古词风韵] - 2020-01-10 23:59:05

征部乐(双调)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 每追念、狂踪旧迹。 长祗恁、愁闷朝夕。 凭谁去、花衢觅。 细说此中端的。 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

[古词风韵] - 2020-06-27 23:42:05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古词风韵] - 2019-11-28 14:18:29

被花恼

巴山夜月照疏桐,杯酒正思年少,浪荡江湖九州笑。春花未谢,秋云又薄,不觉人生老。常醉舞,漫狂歌,碧烟零落忘昏晓。 怀远意难消,淡墨斜行谱残调。红尘滚滚,汉曲秦筝,字里...

[古词风韵] - 2024-02-19 11:11:12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

[古词风韵] - 2021-08-03 16:15:20

楚归晋知罃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执事不...

[古词风韵] - 2022-08-03 05:09:09

送张道士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况当营都邑,杞梓用不疑。 张侯嵩高来,面有熊豹姿。 开口论利害,剑锋白差差。 恨无一尺捶,为国苔羌夷。 诣阙三上书,臣非黄冠师。 臣有胆与气,不...

[古词风韵] - 2022-08-11 03:11:23

减字木兰花·朝云横渡

朝云横渡。 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 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 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 回首乡关归路难。 蒋氏女,生卒年不详,宜兴(今江苏县名)人,一作浙西人...

[古词风韵] - 2021-10-11 18:11:52

禅房怀友人岑伦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 美人竟独往,而我安得群。 一朝语笑隔,万里欢情分。 沉吟彩霞没,梦寐群芳歇。 归鸿渡三湘,游子在百粤。 边尘染衣剑,白日凋华发。 春风变楚关,秋...

[古词风韵] - 2022-02-06 04:29:41

咏桃花四首

(一) 一树桃花一树春, 身居僻壤远传闻。 焉得火红千万担, 酿得美酒谢东君。 (二) 雨润娇姿色火红, 常伴莺燕舞东风。 熏香引得游人醉, 碾落成泥亦从容。 (三) 千里桃花...

[古词风韵] - 2019-09-10 12:54:34

近代西曲歌 襄阳乐

朝发襄阳城。 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 花艳惊郎目。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

[古词风韵] - 2021-08-23 06:49:45

劳停驿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

[古词风韵] - 2020-02-07 22:02:09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 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

[古词风韵] - 2019-12-05 18: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