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 一作:数点)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⑴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⑵连:一作“黏”。
⑶谯门:城门。
⑷引:举。尊:酒杯。
⑸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⑹烟霭(ǎi):指云雾。
⑺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⑻谩(màn):徒然。薄幸:薄情。
有不少词调,开头两句八个字,便是一副工致美妙的对联。宋代名家,大抵皆向此等处见工夫,逞文采。诸如“作冷欺花,将烟困柳”。“叠鼓夜寒,垂灯春浅”……一时也举他不尽。这好比名角出台,绣帘揭处,一个亮相,丰采精神,能把全场“笼罩”住。试看那“欺”字“困”字,“叠”字“垂”字……词人的慧性灵心、情肠意匠,早已颖秀葩呈,动人心目。
然而,要论个中高手,我意终推秦郎。比如他的笔下“碧水惊秋,黄云凝暮”,何等神笔!至于这首<满庭芳)的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更是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出场,便博得满堂碰头彩,掌声雷动——真好看煞人!
这两句端的好在何处?
大家先就看上了那“抹”字。好一个“山抹微云”!“抹”得奇,新鲜,别有意趣!
“抹”又为何便如此新奇别致,博得喝采呢?
须看他字用得妙,有人说是文也而通画理。
抹者何也?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所以,唐德宗在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煞是痛快)!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罗虬写的“一抹浓红傍脸斜”,老杜说的“晓妆随手抹”,都是佳例,其实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如此说来,秦郎所指,原即山掩微云,应无误会。
但是如果他写下酌真是“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无多了。学词者宜向此处细心体味,同是这位词人,他在一首诗中却说:“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同样成为名句。看来,他确实是有意地运用绘画的笔法而将它写入了诗词,人说他“通画理”,可增一层印证。他善用“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其致一也。只单看此词开头四个字,宛然一幅“横云断岭”图。
出句如彼,且看他对句用何字相敌?他道是:“天连衰草。”
于此,便有人嫌这“连”字太平易了,觉得还要“特殊”一点才好。想来想去,想出一个“黏”字来。想起“黏”字来的人,起码是南宋人了,他自以为这样才“炼字”警策。大家见他如此写天际四垂,远与地平相“接”,好像“黏合”了一样,用心选辞,都不同俗常,果然也是值得击节赞赏!
我却不敢苟同这个对字法。
何以不取“黏”字呢?盖少游时当北宋,那期间,词的风格还是大方家数一派路子,尚五十分刁钻古怪的炼字法。再者,上文已然着重说明:秦郎所以选用“抹”并且用得好,全在用画人词,看似精巧,实亦信手拈来,自然成趣。他断不肯为了“敌”那个“抹”字,苦思焦虑,最后认上一个“黏”,以为“独得之秘”——那就是自从南宋才有的词风,时代特征是不能错乱的。“黏”字之病在于:太雕琢,——也就显得太穿凿;太用力,——也就显得太吃力。艺术是不以此等为最高境界的。况且,“黏”也与我们的民族画理不相贴切,我们的诗人赋手,可以写出“野旷天低”,“水天相接”。这自然也符合西洋透视学;但他们还不致也不肯用一个天和地像是黏合在一起这样的“修辞格”,因为画里没有这样的概念。这其间的分际,是需要仔细审辨体会的:大抵在选字工夫上,北宋词人宁肯失之“出”,而南宋词人则有意失之“人”。后者的末流,就陷入尖新、小巧一路,专门在一二字眼上做扭捏的工夫;如果以这种眼光去认看秦郎,那就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徐培均《秦观词新释辑评》认为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岁暮,创作地点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所写的是作者与越地一位歌伎的恋情;而沈祖棻《宋词赏析》以为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贬离秘书省之际。
发布时间:2019-11-27 21:30
上述文字是💠《满庭芳·山抹微云》✨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 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 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 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
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 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 路向泉间辨,人从树杪分。 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
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 明朝投局日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斜...
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 徒夸篯寿千来岁,也是云中一电光。 一电光,何太疾,百年都来三万日。 其间寒暑互煎熬,不觉童颜暗中失。 纵有儿孙满眼前,却成恩爱转牵缠。...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 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 说与西风一任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
...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 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 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