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 通:哪)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发布时间:2019-11-22 03:14
上述文字是💠《观书有感二首·其一》✨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白居易(772~...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 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 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 谬委双金重,难征杂佩酬。 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 柳宗元(773年-...
云淡风轻四月天,东升旭日柳含烟。单骑踏上穿街市,双臂舒开过北关。 小鸟树间叽喳叫,大桥横卧水流蓝。回眸田间金黄色,又是丰收好景年。...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
堆枕乌云堕翠翘。 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嬛嬛一袅楚宫腰。 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 断肠风月可怜宵。 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蔡伸(1088—...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
戊寅仲夏,求学之地,临近七月,苦读气焰正浓。微闲之余,想起同窗好友分别在即,不禁愁绪顿生。踯躅无计,唯以平韵吟作此篇,以抒离情。 但闻风语离愁,梦中鹤唳到古楼。 愿...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
水总下乡回城头,工作無定整天愁。混到六十办低保,谁知处处是关口。 东也推来西也挡,总被官吏当排球,退休金儿无着落,走投无路藏怨尤, 报复社会燃公交,打火机子点汽油。...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约公元九o二年前后在世]字子善,范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